|
马上QQ登录,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杭嘉湖平原东北部,钱塘江的北海岸线一块农田里,一座古墓中,一具狗的骸骨长眠在墓主人的脚端,安安静静的,仿佛在给主人守灵。就这样默默地守了4000多年,直到考古人员最近将他们发现。 平湖东南面林埭镇庄桥坟,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降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土地肥沃,物产丰饶,非常适宜古人在此生息、繁衍。 一具4000多年前葬在主人墓里的狗骸骨,让考古人员浮想联翩,争论不休:这两个曾经鲜活的生命,生前是主人的宠物,还是食物源?他们为什么死后还葬在同一个墓,如此贴身? 谜样的动物骸骨,谜样的古墓初冬,平湖东南面林埭镇,当地人称为“庄桥坟”的地方。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和平湖博物馆考古人员正在一块农田里进行抢救性发掘。在70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范围内,共发现两座良渚文化时期的土台和103座良渚文化中晚期的墓葬,出土陶器、玉器、石器、骨角器等器物1300多件。 去年12月中旬,考古人员开始发掘一座貌似普通的良渚古墓。12月25日,当发掘深度达到1米左右时,一具保存完整并且葬在主人脚端的狗骸骨,意外地出现在人们眼前。 记者赶到现场看到,已发掘的墓室中的狗骸骨静卧在深深的墓坑里,骨骼清晰完整,身体侧卧,牙齿齐整清晰可见,墓主人的头枕在南端,狗则静卧在北端。据专家解释,狗骸骨至今能保存完好,实属难得;不过,狗与主人的关系至今还是未知数。 人和狗同墓合葬,还是第一次。考古专家介绍说,这座墓葬属于普通的良渚中晚期的竖穴土坑墓。墓葬混杂于已探明的100余座古墓群中,出土的随葬品数量不多,有双鼻壶、陶壶、陶罐等一些陶器和石器。初步推测墓主人的生活年代处于良渚中晚期,距今约4000多年。 记者查阅大量相关资料获知,在国内已经发现的众多墓葬中,动物殉葬已经发现的比较多,但是,动物都葬在主人墓的边上一个小土坑中,像这种狗与主人合葬同一墓的,在国内已发现的古墓中还是第一次。目前,考古人员已将骸骨妥善转移安置。 此次考古发掘的负责人、省考古所副所长徐新民认为,狗在当时主要还是作为人的食物来源,这座古墓人狗合葬,很可能是当时部落的一种葬俗。从挖掘现场和出土的少量文物都可以看出,这座墓葬的主人只是一位普通平民,并非有着较高等级的贵族。因为价值较高的礼器一类都没有发现。 那么,狗在当时是不是已经被人驯服?在一百多年以前,达尔文以及同时代的科学家并不知道什么是遗传物质,因此他们对狗的起源问题一筹莫展也是可以理解的。今天,生物学的发展已经让我们部分揭开狗的起源之谜,大多数科学家都同意这样一个说法:在数千年或者上万年之前,原始人类驯化了狼,这些狼陪伴在人类身边,最终成为了今天的狗。 “在当时,人工驯养应该比较多了,鸡、猪都有人工饲养,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已经分工明细,阶层产生,贫富分化,狗应该已经被人所驯服,而且那时的狗应该已经能够配合人类活动。”平湖博物馆的杨根文副馆长说,“103座墓葬中有6座墓在墓坑北端殉葬动物,动物屈肢置于墓坑的东北角或西北角,动物的头骨朝向墓主人的脚端,经现场判断有三座墓的殉葬动物为狗,这是非常有趣的现象,也是比较有意思的葬俗,属首次发现。这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良渚时期的埋葬习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