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QQ登录,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 | |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4 E) A4 q! q8 I. R9 A6 N
* j1 `- q+ v/ Z6 @ 答:狂犬病是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急性危重型传染病,根据其临床表现特点,结合病程演变和病理改变,各国较一致地将狂犬病分为狂躁型(脑炎型)、麻痹型(静型,亦称哑狂犬病)两型。
+ X" n) h. \# P
% c U8 w- E9 \3 Z 一、狂躁型
$ |( U9 P( I& r
T* e( q& J- f 我国较为多见,国外约占总病例的2/3。病程进展迅速而凶险。临床经过分为前驱期、兴奋期和瘫痪期。 , T4 d# T) K+ ~: P
6 b' w% Y: I/ F8 f$ ]5 c (一)前驱期 $ m4 f0 {1 h! `& i
- V3 I. r1 ^+ h 大部分患者有全身不适、倦怠无力、食欲不振和/或发热、咳嗽,多伴有咽部不适或咽痛、扁桃体肿大等上呼吸道感染为主的早期临床表现。亦有以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大便不通而呈麻痹型肠梗阻样表现而起病的。患者多同时伴有紧张、焦虑、抑郁、失眠多梦、精力不集中,以枕部为主的头痛、腰背痛等症状。继之对疼痛、声音、光亮和风开始敏感,有咽喉部紧缩感等具有狂犬病重要诊断意义的早期症状。约有40%~80%的病人在已愈合的伤口及伤口附近或神经通路上出现烧灼感、麻木感,间歇性或持续性针刺样疼痛、瘙痒,或似小虫、蚂蚁爬行等感觉,并可从肢体远端向心性波及到躯体各部位,甚至全身。本期约持续1~3天。
2 @ p4 k1 U: ~8 W
* i. l) X- M) Z. B7 R2 V (二)兴奋期(痉挛期) ( }& _4 n0 h; t: i& P( O
; E8 g f8 |) C& M+ }+ X9 y 患者逐渐进人高度兴奋状态,表情极其恐怖、烦躁不安、惊惧,有大难临头、死亡即将降临的预感。多数病人两目惊愣而绝望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时而躁动不安,冲撞,狂呼乱叫,力大超人,十分恐惧死亡。由于迷走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及舌下神经核受损,引起呼吸肌、吞咽肌痉挛面出现恐水、怕风、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 + H: S% h9 O6 O- y; i, h7 s
' w2 `/ `5 k2 K% p2 p: O2 _* \
恐水是绝大多数狂躁型狂犬病特有症状之一,饮水、闻及流水声、看见水或仅仅提到“水”字都可导致咽喉肌严重痉挛、吞咽困难。随病程发展,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大汗淋漓、唾液分泌增多、大量流涎。
6 K& u/ e1 @, p' e/ l3 ~% x& e* a( a* i' ~
怕风亦是狂躁型狂犬病患者较为特殊的症状,即使是微风亦能激惹患者咽肌痉挛。患者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对声音、光亮、疼痛甚至医师触摸肢体等任何刺激都特别敏感。患者无法进食、饮水,呼吸困难、缺氧、出汗、流涎,体温高达38~40℃以上。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散大、表情极度惊恐、焦急、痛苦,但神志大多数清楚。
9 ?( O' H; c7 _. O- g8 s& F
; [# ^1 y% |& F1 X0 H (三)瘫痪期
/ o* x3 p8 L* |( r- C C: {: x, I: h" D, Z, {2 q: S# ?! o4 S, ?% L Y5 J
兴奋期后,痉挛抽搐逐渐停止,患者似乎逐渐趋于安静,少数病人有短暂的一过性理智状态,可勉强饮水,少许进食,疾病似有好转,但反应很快减弱到消失,出现各种迟缓性瘫痪症状,尤以肢体软瘫较多见。患者迅速由安静进人昏迷状态,呼吸逐渐减弱、变慢、不规则,出现潮式呼吸,脉搏细弱、不规则,血压逐步下降,皮肤湿冷,出现花纹,指端青灰。瞳孔散大,口鼻腔中流出咖啡色液体,迅速死于呼吸、循环和全身衰竭。本期仅持续6~18小时。 . ?& v4 D# K0 g. x' o6 p
: m' v8 @ Q$ S0 u 二、麻痹型(抑郁型、静型或称哑狂犬病) 0 |. r& g8 Z" M7 k: o2 _9 U6 R) d
$ C4 o$ M' _3 L8 F 本型在印度和泰国常见,约占当地病例的1/3,我国仅见零星报道。前驱期多为高热、头痛、呕吐以及咬伤处疼痛等,与狂躁型狂犬病前驱期表现无明显区别,但无兴奋期和恐水症状,亦无咽喉痉挛、吞咽困难等表现。 6 `9 h: @/ @+ E' b8 `; |3 B: H
9 r7 x: W/ m9 G3 O) c2 n9 f" k 前驱期后即出现四肢无力,麻痹症状。麻痹多始自肢体被咬处,然后呈放射状向四周蔓延。腹胀(肠麻痹所致)、共济失调,部分或全部肌肉瘫痪:咽喉肌、声带麻痹而失音,讲不出话,故称“哑狂犬病”。平滑肌麻痹致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等。病程可达10~20天或更长,病死率相对低于狂躁型,直接致死原因多为严重呼吸肌麻痹和球麻痹。 : p$ N- H- }& w6 P1 k
17. 狂犬病为什么还叫恐水症?
# H% J, O* C5 b: g+ g7 M( ?) ]* K' K- b0 g2 |
答:恐水是绝大多数狂躁型狂犬病特有症状之一(个别患者恐水症状并不典型,亦不一定在早期出现),恐水表现很具有证病性,除狂犬病癔病外未在其他疾病中见到过,因此狂犬病亦称恐水症。狂犬病患者在进入狂躁期以后,多数出现烦躁口干,口渴想饮水,但当饮水、闻及流水声、看见水或仅仅提到“水”字都可导致咽喉肌严重痉挛。由于吞咽困难,患者虽然极度干渴却不敢饮水,即使饮水亦无法下咽,喷呛不能自控,表情痛苦至极。他人用大棉签蘸水送入口中,帮助解决干渴之苦,但仍无法下咽,呛咳不止,加重咽肌痉挛。
9 y1 P% w7 L8 Z( \1 ^0 f) W7 T' H& O* d* j# \4 J# u
18. 什么是麻痹型狂犬病? 1 [4 w( M6 y/ Y# [* U+ ~1 M2 M
6 }' i* v# D* A
答:本型印度和泰国常见,约占当地病例的20%。我国仅见零星报道,总共不足10例。该型在亚洲由犬、猫等食肉动物传播,南美洲由吸血蝙蝠齿咬或吸人含毒气溶胶感染,亦见于受固定毒株感染或接受角膜移植者。病理损害主要在脊髓和延髓,而不涉及脑干或更高部位的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过程主要以麻痹为主,与狂躁型狂犬病相反,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无狂犬病特有的症状体征。临床上可分为四个类型: 7 p( c6 ^/ g! X7 q1 `0 v5 U* p) C8 D
1 B: b$ h7 Y) ]
1、较多见的病人起始活动异常(麻木、疼痛)虚弱到瘫痪。反射可能丧失、麻痹进展为下肢瘫痪、三肢或四肢瘫痪。
+ L, ~9 ]; u" R/ P5 r
5 X& k- ]: x' \0 K! U' R5 @ 2、麻痹可起始即同时发生于所有肢端(四肢瘫型)。
; @: C# [0 i V+ Z6 D* m, U+ f$ z2 y
4 y" q6 @3 \9 A; X9 D, q( L 3、涉及运动、感觉和交感神经系统的联合受累,膝腱反射及腹壁、提睾等反射消失。腹胀(肠麻痹所致)、共济失调,部分或全部肌肉瘫痪,咽喉肌、声带麻痹而失音讲不出话,故称“哑狂犬病”。
$ V3 C: }" m+ n8 b5 K
) X- `+ I) F8 j 4、对称的上行性麻痹:表现为平滑肌麻痹致尿储留或大小便失禁等,呈现横断性脊髓炎或上行性脊髓麻痹样表现。常被误诊为劳伦斯-格林巴利综合征。 8 m! |; ]( z a, j
! J- t8 s5 V# y4 g2 H
本型恐水和其他狂躁表现有时在病程最终时期发生或完全缺如,存活期多长于狂躁型,有的病人存活30余天而无需紧急照料,疾病最终发展成完全麻痹、累及吞咽和呼吸肌麻痹。麻痹型狂犬病有时也会突然死亡。
' d* A* B2 j, k8 z9 @
6 f" Y/ B" Y# _4 i0 D# Z/ }6 [* W 19. 患狂犬病以后的死亡率是多少/能被治愈吗? 7 C$ E6 k- c4 N$ i% k
( S9 q* x+ Q8 E7 ~; G5 V+ F% Q
答:狂犬病是致死性很强的急性传染病,无特效疗法,死亡率极高,一旦发病,几乎无一幸免死亡。至今所有确诊的狂犬病都毫无例外地全部死亡。全世界每年因狂犬病死亡者达几万人。上世纪70年代国外报道过治愈3例,后来已被各国的狂犬病专家予以否定。国内也有过类似治愈狂犬病的报道,但既未得到大家的认可,也未被任何人(包括其本人)加以重复验证。* B$ s8 f7 M+ G, j- l1 _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