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QQ登录,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专家发现新物种化石“阿氏燕兽” | 关键字:化石考古
2001年的一天,河北承德丰宁县几个农民挖到一块长相怪异的石头,他们将其送给当时驻扎在当地的一队古生物专家。六年之久,这块化石的身份被确认,化石中的动物叫做“阿氏燕兽”,生活在1亿2千多万年前,属一种新发现的物种,早已灭绝;“阿氏燕兽”化石是唯一一块能证明哺乳动物中耳结构早期进化的“证据”。这一成果被发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引起社会关注。
珍贵化石被“冷藏”近一年
据了解,该项目是由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兼职教授罗哲西及其研究生陈萌、以及中科院南京地质生物研究所的陈丕基研究员、李罡副研究员共同完成的。说到这块化石,陈丕基研究员告诉记者,一切都是那么偶然。2001年,他带领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热河生物群及其生存环境”研究组来到河北承德丰宁县进行野外考察。一天,几个当地农民找到了他,想让他鉴定一块“石头”。凭着职业敏感,他发现这是块从没见过的化石,应该大有文章。但因为当时正是“热河生物群”研究最忙碌的时候,光他们发现的化石就有几百个,所以这块化石就被暂时放在一边,“冷藏”近一年后,直到2002年下半年才开始正式研究。
给化石做“修理”做了半年
2002年下半年开始,研究小组开始了针对这块化石的专项研究。陈丕基说,化石研究的第一步就是修理化石。因为化石被发现的时候,大部分都是被石头覆盖住的,化石的内部构造、骨骼等重要部分根本辨认不清,所以要修理来还原化石真实面貌。不要以为“修理”就是我们想象的拿个刷子在化石上扫扫泥土,而是在显微镜下用一个大头针大小的针把化石上的覆盖物一点点挑掉。与其说是修理,不如说是“微雕”。当时拿到手的化石70%的原貌已经显现出来,但就是那30%的小部分,研究人员花了近半年的时间才修理干净。陈丕基告诉记者,修理工作在一般人看来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其实这是古生物研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仅考验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更是对耐心的一种挑战。
属于哺乳动物中的“异类”
修理完成之后,研究工作得以正式开始,几年后化石的身份终于被揭开。它属于哺乳动物,身长15厘米,体重约30克左右,距今大约一亿两千多万年。研究人员将这个新物种命名为“阿氏燕兽”,是因为化石发现在河北境内化石丰富的燕山。
在南京大学博物馆记者看到了这块化石,阿氏燕兽虽然属于哺乳类,但从外表上看倒是很像爬行动物,长长的尾巴,四只短短的腿,很像我们现在常见的蜥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奇特长相,所以阿氏燕兽的很多方面都和现代哺乳动物有很大的差异。根据计算,阿氏燕兽身上有腰肋,胸椎加上腰椎达到了26块;而现代哺乳动物没有腰肋,椎骨数量也只有19—20块。所以,它才会显得体型偏长,但四肢较粗短,非常适合在地面上生活。至于为什么它会出现这些不同,研究者说,这可能是受动物的同原异位基因控制,使得动物在演变过程中出现了“异类”。后来有科学家也利用同原异位基因在老鼠身上做实验,结果老鼠同样长出了腰肋。这就好比人们一般都有五个指头,但一小部分人由于基因变异的原因长出六个指头一样,属于个别现象。
有助于研究哺乳动物进化
其实这些还不是阿氏燕兽最特别的地方,最特别的要算它的中耳部分。中耳是哺乳动物耳朵里不可缺少的部分,没有中耳我们任何声音都听不见。之前的爬行动物由于一直保持趴卧状态,对地面震动灵敏,但对声波传播不灵敏,所以它的下颚骨(下巴)和中耳是连在一起的;而接下来的哺乳动物由于生存环境艰难,很喜欢夜间出来觅食,所以对听觉要求很高,中耳区早已与下颚骨脱离,现在的人类也是如此。早在1975年,国外就有专家提出,在向现代哺乳动物中耳进化的过程中,肯定有某种中间状态,即中耳骨骼已经与下颚骨分离,但中耳骨骼连接在体内的麦氏软骨的后端上,而麦氏软骨的前端连着下颚骨。爬行动物向哺乳动物演变的过程,其实就是中耳与下巴逐渐分离的过程。但由于一直没有化石证据,这种说法也始终不能被学术界承认。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精密研究发现,阿氏燕兽的中耳区正是通过骨化的麦氏软骨连接到下颚骨!研究者说,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古生物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一直致力于寻找哺乳动物耳部结构进化起源的线索。而这一块分布在两片岩石上、保存完好的化石,恰好为研究哺乳动物中耳结构早期进化的中间环节提供了直接证据,有助于对哺乳动物进化的研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