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QQ登录,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近日,成都的一些迪吧里流行一种危险玩法——“死亡游戏”。该游戏由三个人完成,只有一个“受益”者。两名“助手”对着游戏者胸腹一番施压,两三分钟后,受压的人轰然倒地,眼睛翻白,全身抽搐。而旁边的其他人则静静地等着自己的同伴从“死亡”中“复活”。据说,在大约4秒的昏迷状态中,游戏者能体验到生与死之间的“临界快感”,且会出现幻觉。但游戏后不少人会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头痛失眠等不良反应。 <p> 这种从迪吧里开始兴起的游戏,如今正逐渐向校园流传开来。上周四,本报记者在市内一高校亲眼目击到了这种“死亡游戏”。 </p><p> 现场执行“死亡游戏” </p><p> 经知情人牵线,记者找到了一位“死亡游戏”的玩家。这位玩家是一个十分前卫的女孩,刚满20岁,正在市内某高校读书。谈起死亡游戏,女孩的神色就有些诡秘。她得意地说,“你太土了嘛,这个都没有听说过。”随后,她洋洋得意地讲起了死亡游戏的“种种好处”,“那种感觉就像是日本恐怖电影里演的催眠一样,好刺激哦。又有点像灵魂出窍,酷毙了!”说完这些,女孩就很神秘地问:“你敢不敢试一下嘛?”记者连连摇头。女孩面露一丝讥讽之色,小嘴一撅:“胆小鬼!游戏简单得很,又不会要你的命。” </p><p> 她说,这个游戏最早在市区里的迪吧中流传,喜欢刺激的DJ很爱玩这个游戏,她一连点了好几个很有名气的迪吧名字。后来这个游戏就传到了一些大学里。“我有几个好朋友试过了,有一个还试了十几次,感觉十分刺激!”她笑着说。 </p><p> 在女孩的“煽情”下,一位姓林的同学眼睛睁得老大,表情夸张地说:“有这么玄?”随后她就跃跃欲试。几个女孩来到学校一栋教学楼的走廊上,由于天色已晚,教学楼里没有多少学生,走廊的灯光有些昏暗。女孩指着走廊的一个角落示意小林蹲下去。并吩咐“女助手”:“你站到这儿,等一会儿她倒了,我怕我扶不起。” </p><p> 照着女孩的“教导”,小林开始蹲在地上做深呼吸,动作十分滑稽,让在场的人都忍俊不禁。两分钟后,小林站了起来。女孩靠过去,用双手抵住小林的胸腔。突然小林双腿一软,身子就向前倒去,女孩拼命搂住她的腰,嘴里急促地叫嚷起来:“帮我一下,帮我一下。”“女助手”赶紧拉住小林,刚拉住她,小林就睁开了眼睛。记者发现,她的双眼已经失去了最初的神采,像是刚刚睡醒。这一情况发生得很突然,从晕倒到醒转过来不足4秒钟。 </p><p> 心跳骤然停止 </p><p> 醒来后小林直说头晕,还问自己怎么会躺在了女孩的怀里。她认为自己晕倒有七、八分钟了,始终不相信晕过去只4秒钟。 </p><p> 尽管已经“活”了过来,但小林仍感到有些眩晕。歇了一会儿后,她开始回忆起自己的“死亡滋味”。她说,当女孩抵住自己的胸口时,她觉得自己一直睁开着眼睛,而且站得笔直。突然,眼前就一黑,除了耳鸣外,感觉不到四周的任何声音,她认为这种安静是日常生活中无法体会到的。整个人则感觉轻飘飘的,似乎灵魂出窍,脑袋里一片空白,连正在干什么事都忘记了。她觉得那种感觉很奇怪,同时也很难受。 </p><p> “死亡游戏”升级 </p><p> 在记者发稿时,又从一知情人处得知,“死亡游戏”不仅大有漫延之势,而且出现了“升级版本”。据称,升级后的“死亡游戏”让昏迷者更长时间失去意识,但其操作手法更为残酷,必须有旁人用钝器击打昏迷者头部才能使他清醒。有人头上因“死亡 ”而留下了伤口。 </p><p> 新闻背景 </p><p> “死亡游戏”最早产生在港台地区的青少年当中,1996年前后流入内地的沿海城市。1998年,邛崃、德阳等县市的一些校园出现这种游戏,当时引起了媒体和教育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今年初,“死亡游戏”在成都又卷土重来,最早在市区里的迪吧兴起,上周开始向大专院校蔓延。 </p><p> 致命游戏 </p><p> “我知道有人在耍这种游戏,太危险了!”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的刘建敏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p><p> 刘主任分析说,这种游戏的原理就是通过各种人为的方法,使一些人体器官的功能发生紊乱,主要是使心脏的血液不能射到大脑,导致大脑短暂性缺血,出现窒息。在这个窒息过程中,人就会有一些奇特的感受。这种感受因人而异,有些人会有轻飘飘的感觉,有的人则会产生幻觉。 </p><p> “年轻人的身体器官比较健康,所以这个游戏的危害不会立即显现出来。因此他们就误认为这没有危险,这种错误认识也许是致命的。”刘建敏很担心。他说,如果把做了这种游戏的人的大脑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大脑已经发生点状出血。倘若多次玩这个游戏,大脑的皮质会受到很大伤害,晕厥的时间会逐渐增加,超过7秒钟就会有生命危险。“其实这种窒息后的晕厥就类似于人在死亡的边缘,年轻人千万不能寻求一时的快活而拿生命开玩笑。”采访的最后,刘建敏还反复强调这个游戏的巨大危害。 </p><p> 对于这种游戏在青少年中漫延的情况,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学专家文献良先生认为这是当代年轻人精神空虚的表现。 </p><p> 文献良先生分析说,现在的年轻人衣食无忧,生活又没有明确的目标,在这种空虚的精神状态下,就去追逐奇异和刺激。所谓的“死亡游戏”正迎合了青少年的这种心理。“没有理想,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又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又爱标新立异,这样当然容易迷失方向了。”文献良先生忧心忡忡地说。 </p><p> 他认为,要改变这种情况,一方面需要学校加强管理,发现学生的违规行为及时制止,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的理想教育和人生观教育。文先生强调这种教育不能太空洞,不能只讲大道理,而要从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上讲,要以实际的事例来讲。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p>[em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