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11-17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嫉妒心理; q# n7 ^7 |7 f1 X3 s) {: C
犬顺从于主人,忠诚于主人,但犬对主人,似乎有一个特别的要求,即希望主人爱它。而当主人在感情的分配上厚此薄彼时,往往会引起犬对受宠者的嫉恨,甚至因此而发生争斗。这种嫉妒是犬心理活动中最为明显的感情表现。这种嫉妒心理的两种外在行为表现是冷淡主人,闷闷不乐及对受宠者施行攻击。2 ?- d a7 E& @% |" f& R8 h G9 u
在犬的家族中,因争斗而形成的等级顺位维持着犬的社会秩序。主人宠爱其中某一头犬,这是主人的自由,而对犬群来说,则是一个固定的程序,即只能是地位高的犬被主人宠爱。若地位低的犬被主人宠爱,则其它犬特别是地位比这头犬高的犬,将会作出反应,有时会群起而攻之。4 `1 E# g) U7 q |3 z# S- [
这是犬嫉妒心理的表现。在犬的心理中,每头犬都希望能得到主人的爱,并且总是想独占这种爱意。有些心理学家也认为,这是犬将主人作为领土一部分的行为表现。但无论如何,犬在自己的主人关心其它犬时,总是表现出不愉快的心情,这种现象在主人新购进犬时表现得较为明显。在新的仔犬进入后,原来的犬总有较长一段时间不高兴,甚至威吓或扑咬这头新来犬。针对犬的这种心理,我们在与犬的接触过程中应注意,在自己的爱犬面前,切勿轻易对其它犬及动物表现明显的关切,免生意外。但利用犬的嫉妒心理,训练犬拉雪撬是非常成功的。9 @! U/ }. _7 p8 [+ s, c4 @8 q
六、复仇心理
- L0 A& d! z- G; e 犬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天真无邪,忠诚可靠,与人友善,但就讨厌犬的人来说,犬则是一个依仗主人、行凶作恶的恶棍。这是从人的眼光中看出的犬的两面性。其实犬的确有其两面性,与人相似,也具有复仇这一心理。犬往往依据其嗅觉、视觉、听觉,将曾恶意对待自己的对象牢记在大脑里,在适当的时候实行复仇计划。犬在复仇时,近乎疯狂,大有置对方于死地之意。1 A4 I. g& f' n2 k3 x
在犬与犬的交往中,也同样表现出因复仇心理诱发的复仇行动,并且,犬还会利用对方生病、身体虚弱的机会进行复仇,甚至在对方死亡之后还怒咬几口。台湾安纪芳先生所养两条母犬“塔奴”与“迪娜”,曾因顺位之争而结目成仇,后来安先生只好将两犬分开,三年后,“塔奴”因丝虫病死亡,安先生带着“迪娜”去察看,迪娜一路警觉四周变化然冲进去,嗅嗅躺倒的“塔奴”,随后,猛然咬住它的喉管。这大概是三年前遭受严重攻击的记忆,如今面对已无法动弹的对手突然实施报复之故吧!这样的事例还很多,某些凶猛强悍的狼犬,对待为它治病打针的兽医总是怀恨在心,伺机报仇。
1 x, {7 S7 G% @ 犬的这种心态对扑咬科目的训练是有帮助的,助训员首先成为犬的敌人、复仇的对象,这样可提高训练效果。同时,我们也应注意,要告诫那些不公正对待犬的人,以防因复仇而发生意外。 % ?7 W4 |2 M6 l% a$ \
8 C" J3 o' Z6 J+ j2 Y; l6 Z, @: v
七、争功、邀功心理. E+ c% O2 C: W5 Q6 R6 C/ {) @
两头猎犬在一起追捕猎物时,往往你争我夺,互不相让。有时,甚至暂时放下猎物,进行内战,以决高低。两头猎犬都想为主人获取猎物,这是犬争功心理的外在行为。
$ o2 q5 u! l& D( N' ~2 y" `5 A 犬争功的目的是为了邀功获得奖赏。当一头猎犬获取猎物,将猎物交给主人时,往往抬头而自信地注视主人,等待主人夸奖或给其食物。这种邀功心理是被人驯化后发展起来的心理活动。
/ X/ `! Q5 i" ?5 B R+ j 人们在训练犬时,往往以奖赏作为训练的一大手段,当犬完成某一规定的动作行为时,总是以口令或食物予以奖励,这种训练形式强化了犬的邀功心理,有时犬是为了获得这份奖赏而去完成某项工作,甚至发生争功行为。) V4 ]( f: F [
犬的这种心理活动提示我们,在日常的训练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培养犬的这种争功心理,在表扬、奖食上要慷慨大方,满足犬的邀功心理,尤其在犬完成某一动作,表现出色自信地邀功时,更应及时地给予奖励,强化作业意识,促使犬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建功立业。
7 n! u# b* u5 G7 d" e1 W" |. b# J 八、恐惧心理
) s5 m& [3 z! e. ?+ e 犬喜欢吃,喜欢玩,喜欢陪伴主人散步,在进行这些行为表现时,犬心情舒畅,充满喜悦。相反,犬也有其恐惧、害怕的心情。犬究竞害怕什么呢?心理学家与行为学家观察发现,犬害怕声音、火、光与死亡。未经训练的犬对雷鸣及烟火具有明显的恐惧感。飞机的隆隆声、枪声、爆炸声及其它类似的声音,都是犬害怕的对象。* x4 L% U- ?- e
犬在听到剧烈的声响时,首先表现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响震惊,接着便逃到它认为安全的地方去,如钻进屋檐下或房间里,缩着脖子钻到狭小的地方伏地贴耳,一副胆颤心惊的模样。只有声音停止,他们的心情才得以平静。这种恐惧声音的行为是一种先天的本能,是犬野生状态下残留的心理,但这种本能是可人为改变的。* |' A1 P. j0 q' t
要克服犬的这种恐惧心理,从仔犬时便应进行音响锻炼,以适应这种刺激。除声音外,怕光的犬也相当多,这也源于自然现象中的雷声及闪电,犬将这两者联系起来,并不能分清
6 F' \3 d0 F+ T$ W0 A$ M9 q, y+ K; Z其因果关系。此外,与光一样,大多数犬都讨厌火,但并不达到恐惧的程度。在德国有一头四岁的母犬会用脚来踩留有火苗的烟蒂,直到不冒烟为止。7 M! m6 M3 |& b, U+ q2 l5 ?
以上所述,主要是对于自然现象的本能恐惧,而比这些本能恐惧更为强烈的是生命现象中的死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犬恐惧心理的外在表现,例如,犬怕汽车,怕会动的玩具等等。然而,只要从小进行环境锻炼,在其社会期多接触一些事物就能减少、甚至消除这些恐惧心态。这也说明了犬是一种很聪明可调教的动物。根据犬的这种心理及变化过程,社会化期幼犬的环境锻炼是至关重要的。
0 L, N4 j4 W, A1 k. g' T1 J \. V
九、孤独心理
* T' {/ R' |( X/ i0 e 犬生性好动,不甘寂寞。犬与主人相处,以主人为友,依存于主人。犬将人作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犬一旦失去了主人的爱抚,或长时间见不到主人,往往会意志消沉,烦躁不安。在运输犬的途中,若将犬关在一个四周闭合的木箱中,犬会大闹不已,因为犬已感到了和人类朋友的隔绝。' ^9 t* M; _* J0 _
这些都充分说明,犬存在着孤独心理。这种孤独抑郁的心理状态对犬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有时会引起犬的神经质、自残及异常行为的发生。# ?' g& v0 { F, R# T
长期关养的牧羊犬便经常因无聊和孤独发生在犬舍内无休止转圈的不良行为。因而,我们在犬的饲养管理、训练使用的过程中, : Q$ `! n/ K/ A/ j# [, s6 {
应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与犬共处,以消除犬的孤独心理,增进人犬感情。 ' w8 Q' t4 ^4 k i- l: D; `) h
十、撒谎心理
7 i" Z8 C$ v$ [; c$ n0 L/ l. R 撒谎并不是人类的专利,犬也会撒谎,并且有时撒谎伪装的手法还很高明。布坦爵克所著《犬的心理》一书中,曾记载了一个很有名的例子,一头犬,有在垃圾堆寻找物品的习性,因此而受到主人的惩罚,因此,在往后的日子内,这头犬如果在垃圾堆,主人突然呼叫它,它绝不会立即走到主人身边,而是先往反方向的草地跑,然后才回到主人身边。
) y5 g1 J+ [2 U0 S5 H4 Y) q0 U% u! s 这是一种常识性的隐瞒自己错误的行为,也就是表示它不在垃圾堆、而是在草地的欺骗手法。在这个事例中,我们也可以认为,犬是害怕主人惩罚而逃跑,而强烈的服从心理又迫使犬回到了主人身边。但不管怎样,犬存在着撒谎行为,在我们使用犬的过程中应注意识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