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C松狮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特价出售纯种松狮犬 俱乐部优惠出售纯种松狮犬图片 价格 销售公开协议 - 地址与汇款帐号

赛级冠军级纯种松狮 顶级冠军级纯种松狮犬图片 价格 松狮犬比赛冠军 - 松狮犬冠军照片

纯种松狮预定活动 - 美系种公松狮犬图片 赛级红色松狮幼犬图片 - 纯种黑色松狮犬图片 松狮犬视频 - 纯种松狮犬标准性格脾气美容治疗方法

查看: 1093|回复: 5

过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QQ登录,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strong><font color="#0000ff">宁夏回族自治区</font></strong> <br/><p>  在春节期间西海固地区回汉人民群众有表演社火习俗,表演队将太平鼓、威风锣鼓、安塞腰鼓敲得如响雷,滚过六盘山上空,当地老百姓夹道欢迎奔走相告,耍社火啦!一派喜庆的节日气氛。 <br/></p><p><strong><font color="#0000ff">  湖南省 </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0000ff">  湘潭舞龙灯</font></strong> <br/></p><p>  在湘潭一带流存着许多过年的风俗,古老而朴素。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舞龙灯先要"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接龙后,开始舞龙。龙随鼓起,翻腾跳跃,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欢快时,灯游龙卷,让人目不暇接。湘中一带盛行舞龙灯,还传承着不少的巫风楚俗,如"接龙"、"收水"、"挂红"等,都表达了人们喜庆丰年的美好祝愿。 <br/></p><p><font color="#0000ff"><strong>  澳门</strong></font> <br/></p><p>  中国人的节日,最重要的莫过于春节。按照中国人的老传统,一进入农历的腊月,不少事情就和春节有关了。比如腊月二十三到二十五,澳门同胞要举行谢灶,到了除夕再把这个家神接回来。传说这位神仙是玉帝派到人间专门监视各家各户言行的。到了每年的腊月下旬,灶神就要回到天上去报告。于是在送灶之际,各家各户都要备好祭品膜拜,其目的无非是希望灶神能“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随着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大多数人都迁进了楼房,厨房很小,灶头也就没了灶神的位置,但是澳门老一辈的人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  如果说澳门同胞对谢灶已经不是人人重视的话,过除夕可没有人愿意马虎过去。这里也讲究守岁,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通宵不眠。其本意是送旧迎新,珍惜光阴,但实际上这种观念已经比过去淡漠得多了。就是不睡觉,也多是打麻将,看电视,营造欢乐气氛。只有吃团年饭仍和过去一样普遍受到重视。一家人同吃团年饭,共享天伦之乐,充满温馨。澳门同胞还喜欢饭后一起去逛花市,这是一家人吃过团年饭后的主要节目。澳门的中国人习惯上认为,过春节的时候在厅堂里摆上一些鲜花、桃花、盆桔、水仙,花开富贵,会带来一年好运,所以每家每户都要购买。澳门在年宵举办花市,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与内地不大一样,或程度上有所区别的是,在澳门这样一个商业社会里,有些经营得好的企业、工厂、商店,老板会在岁晚之时,拿出一部分钱来发给职工,还会在酒家设宴招待职工,借以酬谢,这也是一种“团年饭”。不过时间要提早一些,多在腊月二十八,因为二八的谐音是“易发”。为了表示与民同乐,澳门总督在除夕晚上照例要到葡京赌场下注。澳门的公务员平时是不准进赌场的,但春节假期内可以开禁,让他们去碰碰运气。  春节是澳门同胞最为重视的节日,假期也最长,共有三天,连葡人和其他外国人也都跟着一起过。节日里亲朋好友互相拜年,见面拱手道喜,说吉利话。拜年的时候,要带糖果饼干一类的礼物,主家拿出瓜子、糖果、花生、年糕、油角等盛情款待。长辈见了晚辈,要赏以“利市”(红包),以示吉利。正月初一这天,不少人家是吃素的,禁忌也不少,如不扫地,说扫地会扫去财气;小孩不许说不吉利的话。初二又叫作“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要有发菜、生菜、鲤鱼,取其生财利路之意。初三这天叫“赤口”,不出去拜年,以免生出是非。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澳门打麻将的人家也很多。最近这些年来,放烟花、舞龙狮等活动,也为节日增添欢乐气氛。舞龙是中国一种传统的娱乐和体育活动,春节举办,不光是为了热闹,也为了呈献吉祥。1994年4月18日,澳门庆祝第二座澳凼大桥--友谊大桥通车,舞的是一条长达1559米的大龙,参加的人也出奇的多,有2600人。这两个数字已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这是一项综合性的艺术表演,体育、音乐、武术、舞蹈结合而成。除了春节,澳门有些体育团体还组织醒狮队到别处表演、比赛,也很受欢迎。西藏自治区 <br/></p><p>  拉萨新年习俗 <br/></p><p>  在拉萨,藏族居民一大早就在房顶上树起新的经幡,祈求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经幡由蓝、白、红、绿、黄五色布连接而成,寓有蓝天、白云、红火、绿水、黄土之意,上面印有藏经经文。树经幡时.一般先将五色经文布披挂在树枝上,而后将挂满五色布的树枝插于房顶。树好经幡后,还要在房顶上摆上青稞酒、炸面果等供品,燃起香草,然后边舞边歌。在市中心大昭寺前,经幡在十多米高的经幡柱上飘扬。转经的人络绎不绝,信徒们绕着经幡柱,虔诚地、默默地走着。祝愿一年风调雨顺,好运不断。 <br/></p><p><font color="#0000ff"><strong>  云南省 </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ff"><strong>  别具一格唱"歌联"</strong></font> <br/></p><p>  云南鹤庆山区的白族,过年时与汉族一样也要贴对联。但那"对联"是红纸剪成的各种图案。不仅"书写"方式不同,连贴的方式也别具一格。除夕之夜,全家老小每人拿着自制的春联,合唱立脚点《祝年歌》,依序在院里院外、菜地果园和田边地角为万物张贴。因为边贴边唱,白族的春联被称为"歌联"。大门上贴的是春树和大象的图案,由家中年纪最大的老人制作,最小的娃娃粘贴。一边贴一边唱"春回大地百福生,万物更新千祥临;户对青山六畜旺,门含田畴五谷增;丰衣足食家和顺,国泰民安享太平"这样的民歌。贴好大门的"歌联",接着贴堂屋门、楼门、房门、厨房门,再贴犁、耙、鞍等生产工具,最后贴花草树木……"歌联"贴到什么东西上面,就以那种东西为"主题",唱首联歌"表达"联意"。如贴在竹枝上的是一副鞭炮的剪纸,人们唱的"联歌"是"竹报平安值千金,清白传家振家声;东风得意花千里,红日高照万木春。"这种剪纸、唱歌融为一体的"歌联",堪称白族文化的一朵奇葩。甘肃省 <br/></p><p>  正月打秋千 <br/></p><p>  进入农历正月,临夏山村的大树间,一架架秋千架起,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打秋千游戏。打秋千,有两种基本姿式,一是自己坐在横板上,由别人在后面送,悠悠晃晃,飞得不太高,这种姿式适合于年幼儿童;二是站立在横板上,自己用力,使秋千快速飞升,这种姿式最受大人青睐。 <br/></p><p>  整个白天,秋千是娃娃们的阵地,他们忽而如雄鹰展翅,欲飞蓝天;忽而闭目横坐,慢慢晃悠……喧喧闹闹、嘻嘻哈哈,一直到万家灯火灿烂。 <br/></p><p>  到了晚上,秋千又是小媳妇、大姑娘的天下了。她们打秋千,不吵不闹,全都静悄悄的。在朦胧的夜色中,只见一个个娇娜的身影在空中翻飞,留短发的,如飞扬的马鬃,飘逸着风采;梳长辫的,犹如一条游鱼,来回穿梭,令人神往。待每人轮过一遍后,便开始玩花样了。她们忽而两人面对面站在横板上,飞行中由反方向者用力,一张一弛,配合得非常默契。不一会,秋千就荡到半空中,像满弦的弓箭在飞舞;忽而,一人坐在横板上,一人站在横板上,这样,坐者可以毫不用力地尽情享受,而站立者则要花费两倍的力量使秋干飞升,不一会便气喘吁吁,香汗淋漓了。不过,这种花样多是两人轮流出力,倒也公平合理。 <br/></p><p>  临夏山村的正月,就这样飞在了秋千上,天天飞、夜夜飞,直到正月十五。当圆圆的月亮浮上中天,家家门口闪出一把用烨木扎成的火把,一只只汇聚到一块,形成一条长龙,向山顶移去,各家门口燃起火堆,欢快的人们争先跳跃。当打火把的人们上山了,跳火堆的人们进门了,秋千的主人便来到秋干边,慢慢地提起它,抬头瞅瞅大树上的横枝,两手用力,嗖的一下,把秋千扔上横枝,架了起来。月光下,树影斑驳中,秋干在横枝上静静地歇息了。 <br/></p><p>  正月十六,秋千的主人爬到树上,把秋千卸下来,一年一度的打秋千就结束了。 <br/></p><p><font color="#0000ff"><strong>  上海市 </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ff"><strong>  吃元宵</strong></font> <br/></p><p>  上海人尽管从开埠到现在的1OO多年里,一直接受着“西风东渐”的薰陶,吃穿讲究流行新派,追求潇洒的生活情调;但仍眷恋世代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对一年中的时令节俗,尤其是对节令饮食一直怀着浓厚的兴趣。吃元宵是每年春节不可缺少的一个饮食品种。 <br/></p><p>  上海人将元宵称作“汤圆”或“圆子”、“团子”。是用糯米粉搓成球状,再包上甜馅或肉馅。在上海所属的县、区农村中,还有一种“荠菜圆子”。别有风味。上海松江县元宵节做的糯米团子,有汤煮和蒸制两种,汤煮的大都是鲜肉馅或糖馅;蒸制的多为素馅,荠菜以外还有萝卜丝、百果、芝麻等馅料。江西省 <br/></p><p>  南昌人闹元宵 <br/></p><p>  南昌人过元宵叫闹元宵,闹了十五还要闹十六。闹元宵这天地,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住户,都必须吃元宵,象征全家团圆、幸福。吃了元宵之后,便开始闹灯了。南昌邻县农村元宵节的龙灯,各式各样,有龙灯、板凳灯、关公灯、采莲灯等。板凳灯最长由1000多条板凳组成,有1000多号人。板凳灯起舞时整齐统一,十分壮观。湾里区太平乡的关公灯,十分好看。如今,民间的闹元宵,又加入了各种民间歌舞。元宵的夜晚,家家挂灯。村村的彩灯彻夜通明,鞭炮声、嬉戏声不断,闹到通宵,一直闹到正月十六,在欢乐的气氛中大家开始将腊月廿四设的供桌拆去将灯收起来,举行送神活动,送神完毕,新春活动也就告一段落了。 <br/></p><p><font color="#0000ff"><strong>  湖南省 </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ff"><strong>  湘潭舞龙灯</strong></font> <br/></p><p>  在湘潭一带流存着许多过年的风俗,古老而朴素。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舞龙灯先要"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接龙后,开始舞龙。龙随鼓起,翻腾跳跃,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欢快时,灯游龙卷,让人目不暇接。湘中一带盛行舞龙灯,还传承着不少的巫风楚俗,如"接龙"、"收水"、"挂红"等,都表达了人们喜庆丰年的美好祝愿<strong><font color="#0000ff">台湾</font></strong> </p><p>台湾民间流传着一首「新年歌」,将正月间的行事以歌谣方式逐日记载下来,内容如下: </p><p>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到饱, <br/></p><p>  初四顿顿饱,初五隔开,初六挹肥, <br/></p><p>  初七七元,初八完, <br/></p><p>  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 <br/></p><p>  十一请子婿, <br/></p><p>  十二查某子返来拜, <br/></p><p>  十三 <br/><table align="left"><tbody><tr><td></td></tr></tbody></table>食暗糜配芥菜, <br/></p><p>  十四结灯棚, <br/></p><p>  十五上元暝, <br/></p><p>  十六折灯棚。 <br/></p><p>  初一元旦,事先就要依据干支找出当年「开正」的时刻。「开正」的时刻通常很早,有的人家甚至通宵守岁,一等时刻到来,就燃放鞭炮,在神佛前摆上各色「甜料」,如红枣、冬瓜糖、花生糖等。全家老幼一同祀神、祭祖,迎接新年的到来。 <br/></p><p>  平日信奉某一神祇者,也在春节到所祠之庙烧香礼拜,称为「行香」。新正出行,男女必定盛装,并且要查阅历书,找出与自己生辰干支相对应的吉利方向,以期新年事事顺利。路遇亲友时,则拱手互道「恭喜」。有登门贺年的宾客时,主人要端出各种甜料、甜茶招待,称为「食甜」。过去的甜料以红枣、橘子、冰糖、花生、冬瓜糖及瓜子等四种或六种组成。客人在「食甜」时,也要即兴的说些吉祥话,如「吃红枣,年年好」,「吃甜甜,大赚钱」、「老康健,食百二」等等。 <br/></p><p>  为了求取新春的吉利,旧时在台湾也有若干的禁忌要遵守,例如:忌煎粿,为恐将年粿煎焦(台语的「焦」字音同赤贫之「赤」字)。忌打破碗盘,若不慎打破,则以红纸包上碎片,新年后丢入河中,口吟「撞破瓷,钱银一大堆」。蒸年糕时禁用白糖(白色代表丧事),改用红糖。又忌元旦食粥。据说只要元旦吃粥,这一年中出门一定会遇到坏天气。并忌午睡、男子午睡则田垄必垮,女子午睡则土灶必崩。但由于生活型态的改变,许多的禁忌已逐渐被人忽略了。 <br/></p><p>  俗传已嫁的女儿若在正月初一归宁,会使娘家变穷,所以要到初二才能回娘家,台湾称为「作客」、「返外家(娘家)」。作媳妇的一大早就要准备便当,偕同婿、子女回娘家。古时候的习俗,女子无故不得擅自归宁,所以初二回娘家时多由娘家兄弟前来迎接。这一道手续在现代已简化成了电话邀请。「返外家」也不得空手,多半要准备一些礼物,称为「伴手」或「等路」。娘家兄弟有子女的,也要赠送红包。女儿带回的外孙,则由外家赠送鸡腿,或用红绒绳系古钱,挂在外孙的颈上,称为「结衫带」,这些古俗也早已被红包所取代。 <br/></p><p>  正月初三,俗称「赤狗日」,俗信此日不宜外出、宴客。若犯此禁忌,则终生赤贫。所以经过了初一、初二两天的忙碌后,大家在初三都会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这一天则在家中赌博取乐。不过,工商业社会的步调已不及以往的悠闲,许多的公司商号都在初四就开工了。所以民间尽管有「赤狗日」的禁忌,许多人还是会把握这最后一天的假期外出踏青。 <br/></p><p>  旧时的习俗,正月出行经过桥梁,隧道时都要祭桥神,事先准备香及金纸,到桥头焚香烧金,祈求桥神保佑出行平安。也有人仅烧香,再将金纸系上红绒线,放在桥头,俗称「压金」。今人祭桥神则只是摇下车窗,将金纸丢在桥上,随即呼啸而去,早就失去了那一份恭谨之心。 <br/></p><p>  正月初三又是俗传「老鼠娶亲」的日子,入夜以后,各家各户都要提早熄灯就寝,并在家中各处撒盐、米,称为「老鼠分钱」。 <br/></p><p>  初四接神,去年腊月廿四日升天奏报的诸神都在初四那天回转人间。因此要准备牲醴、香烛纸马迎接诸神下降。俗话说「送神早,接神迟」,所以接神一般都在午后举行。由于要准备接神的供品,饭菜特别丰盛,所以才说「初四顿顿饱」。 <br/></p><p>  初五隔开,表示新正暂告一段落。各商家已正式开张,回复正常营业。初六挹肥,表示旧时农民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初七人日,在台湾并无庆祝人日的习俗。初九天公生,则是新年以后最隆重的祭典。初八午夜交子时后,全家老幼就要齐聚厅堂,由长者上香,向天公行三跪九叩之礼。祭祀完毕,还要烧一种特制的「天公金」,然后燃放鞭炮。由于拜天公的祭品极为丰盛,所以到了初十还「有食食」。十一日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俗称「子婿日」。十二日女儿归宁。连续几天吃多了大鱼大肉,十三日就来点清淡的稀饭配芥菜。十四日开始结灯棚,新年的欢乐就在元宵灯火的高潮中划上一个圆满的句点。 <br/></p><p>  许多地方的客家人,在正月初一的早餐都要吃素。据说年初一吃一天素等于全年吃素,但是年初一常有亲友来访,光以素食款待也不太方便,后来便简化成了只吃早斋。初二妇女回娘家时,照例要带一些礼物回去孝敬父母。从前时兴的「等路」(礼物)是鸡腿、绿豆饼及槟榔,近来则改用饼干、蛋卷、饮料等。初三「送穷鬼」。以前人认为初三以前扫地、倒垃圾会把财富也都扫出去。所以,一直要到年初三,才将垃圾收拾起来,拿到郊外烧掉,称为「送穷鬼」,据说这样就可以穷去富来。初五「出年架」,表示新年告一段落。初九天公生,当天不得晒衣物,也不能挑肥挑粪,以免亵渎天公。初十「水婆生」,当天不能洗衣服。 <br/></p><p>  客家人也有一首新年谣,勾划出了客家新年的风貌:「年到初二,食乘把腻腻;年到初三四,人客来来去;年到初五六,有酒又无肉;年到初七八,家家捧粥钵;年到初十边,依旧同仙般;年到十五六,食了剩余肉,耕的耕,读的读。」 <br/></p><p>  台湾的年俗 <br/></p><p>  腊月二十七日时近年关天天忙:台湾过阴历新年,总是保留着闽粤老家的习俗。所谓“过年,”乃自腊月二十四小年算起,到新正初五为止。其实,自腊月十六“尾牙”起,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都算过年祭灶过后,年关在即。二十六、二十七日两天打扫屋内外,二十日以后,家家尘封已久的蜡台、果盘、宫灯、纱灯、彩带一齐出笼。年货也要及早备办的,因为初一不动刀,初五以前又不开市。 <br/></p><p>  腊月二十八日做甜[米果]好过年:二十八日是神回府的日子,家家摆上果供,上香鸣炮,表示虔诚接驾。主妇们忙着做年糕,也就是做“[米果]”。依照台湾风俗,丧家不可以做甜[米果],由亲戚赠送。 <br/></p><p>  腊月二十日屋里屋外朱红一色:大年夜的前夕,是一年当是最繁忙的一天。首先在大门的两根门柱贴上春联,接着还在门扉上、厅堂上和米缸上,甚至在养家畜的栅栏上、也都要张贴对联。年画也是大家拿来点缀家庭的好材料,台湾的年画以民间信仰的神明图像居多。过年来本来就是讨吉利、凑热闹的时辰,中国人一向把红包视为吉祥的象征,所以都爱用红色来制成各种点缀品、象联、画、灯、烛、彩、花等几科朱红一色。 <br/></p><p>  腊月除夕围炉守岁共叙天伦:除夕在台湾不叫“除夕”,通称“过年日”。午后,在厅堂神龛前上供牲体。到了晚上,阖家焚香叩拜,然后对长者辞岁。接着便是“围炉”,也就是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一桌,桌上摆满年菜,桌下放置火盆。“围炉”为除夕带来高潮,羁族他乡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再忙也要赶回家团圆。年夜饭后,便高燃蜡炬来守岁,儿媳妇们为长辈添福寿,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长辈的福寿越长,这是表示孝心。 <br/></p><p>  大年元旦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当夜半初交子时,炮声响成一睡,这一是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时辰。元旦,全家都起个人早,大门口结彩挂灯,厅堂上摆饰花卉。过午夜,以甜菜、甜料祀神祭祖,燃放鞭炮,开门大吉,这叫做“开正”。黎明,男女盛装往寺庙上香,人们竞求早到,半夜里烧“头香”。满街是新互赠红包。由三四人组成的“喷春队”(以唢呐为主),挨家挨户去吹奏吉祥乐曲,家家赏以红包。不过,都市里“喷春”早已消声匿迹。 <br/></p><p>  大年初二女儿偕夫回娘家:初二,出嫁女儿要归宁省亲,而夫婿也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归宁时随带礼品,名为“带手”或“伴手”。 <br/></p><p>  大年初三闷在家里睡个饱:传说初三为:赤狗日,赤狗是[火票]怒之神,遇之则有凶事,因此这天不出门、不宴客为妙。可以闷在家里睡包饱。 <br/></p><p>  大年初四接神要迟:驻在家户间的诸神,自腊月二十四日上天述职,大年初四再回到各家户来,是接神的日子。过午以后,上供牲醴,并烧纸钱、神马,燃放爆竹,让诸神坐在所烧的神马背上返回下界。  台谚说:“送神早,接神迟”,昌接神仪越迟越吉利之意。 <br/></p><p>  大年初五开张大吉祭财神:“初五隔开”,闽南语“隔开”是表示自元旦以来的热闹与游兴,到此应该告一段落,神前的所有供品可以移开,惟有柑桔塔,要等到元宵节才能拆下。屋里自初一起所积存的垃圾,今于也可以清除。就这样,一切又恢复到原来的生活步调了。这一天,又是祭财神之日,各行业都备办五牲,求财神爷赐福。 <br/></p><p>  大年初六期盼更好的明天:新年歌里的“初六挹肥”,是说从初六起一切恢复常态,正式开始工作,也照常清运粪肥。在初五以产,据说即使再穷,也不能烧稀饭,到初六以后,就没有禁忌了。 <br/></p><p>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纳吾热孜节 <br/></p><p>  纳吾热孜节在每年阴历春分日,是伊犁地区伊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哈萨克人辞旧岁,迎新春,家家户户都用大米、小米、麦粒、奶疙瘩和肉食等物混合煮成“纳吾热孜饭”,亲朋挚友走家串户祝贺新年,吃“纳吾热孜饭”,互相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br/></p><p><font color="#0000ff"><strong>  山西省 </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ff"><strong>  大同春节生旺火</strong></font> <br/></p><p>  大同地区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它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发生各种联系。因此,煤的作用远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 <br/></p><p>  每逢春节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上面写个大红字条"旺气冲天"。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们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孩子们也可以走街串巷观察评论火堆大小,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正如清朝《大同县志》所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即省城达达火也。" <br/></p><p>  如今,生旺火之风俗习惯,在大同又有发展。不但在过年时生,就连平日办婚丧大事或者重大节日时都生,有的是在冬季为了取暖;有的是在夏季以图吉利。若论旺火规模之宏大,造型之讲究,当以怀仁旺火为最。它有四大特点:一、选煤精良。在元宵节前预选优质原煤,用机械或者人工挖掘出来,再精心切割成整齐方块;二、造型美观。必须聘请高明师傅将旺火垒成底小、肚大、顶尖、内空的宝瓶形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燃烧净尽而旺火不塌;三、逐年增高。为了达到一年胜似一年之喻意,要求垒砌旺火时,每年都要比前一年增高一些,具体增高的尺寸大小,则由主人心中的期望而定;四、规模庞大。每年怀仁县城内街道都要垒砌五六十座巨大旺火,其中最大者用80吨煤垒成,高达三丈,可谓规模庞大。 <br/></p><p>  贴窗花 <br/></p><p>  在年初一的山西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换上新窗花,配上新春联,大人小孩穿上新衣服,给人以焕然一新的印象。 <br/></p><p>  窗花的张贴,一般在扫尘之后进行。 <br/></p><p>  窗花,是有各种颜色、各种图案的民间剪纸艺术品。这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山西民间的剪纸,尤其是窗花剪纸,充满山西民间的乡土气息,浓郁的乡土风味。什么“喜鹊登梅”、“二龙戏珠”、“孔雀开屏”、“天女散花”以及各种花、卉、虫、鱼、鸟的图案,表示了农民对未来生活寄托的美好希望。 <br/></p><p>  剪纸,与立春这个节令有着密切关系,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诗中写道:“镂金作胜传荆俗,剪绿为人起晋风”。诗中的“荆俗”、“晋风”就点明了这种风气。而且明确言明了晋人的风俗。宋、元以后,剪贴窗花迎春的时间便由立春改为春节,人们用剪纸表达自己庆贺春来人间的欢乐心情。 <br/></p><p>  山西农村,窗花的图案是多种多样的,内容是健康、纯洁、朴实而又写实的。当然,也寄托了人们的希望,想象,成为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 <strong><font color="#0000ff">四川省 <br/><br/>  四川客家春节习俗</font></strong> <br/></p><p>  客家人的不断迁徙,使他们对故土更为留恋。对家乡山水、习俗的怀念使他们紧紧地团结起来,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艰难困苦,传统习俗成为联系客家人的坚强纽带。在川籍客家人中,二、三百年 <br/><table align="left"><tbody><tr><td></td></tr></tbody></table>来仍保持了客家的传统风俗习惯。 <br/></p><p>  客家人对农历新年极为重视。家家户户挂彩灯、贴门神,并在粮仓、家禽牲畜圈上贴写吉祥的语言,以示来年的丰收吉祥。有条件的客家乡镇从正月到二月要耍灯舞,灯的种类有龙灯、狮灯、蚌灯等,这是客家人在原籍的彩灯习俗流传至今。此外,还要举行大型庆典活动--舞龙,有彩龙、火龙、水龙、脱节龙和和上川龙之分。其中,尤以上川龙最有特色。上川龙是清初江西刘氏移民带到川西的,由刘氏族人年年扎龙,年年舞龙,用于拜年冲喜,祈求风调雨顺。上川龙巨大雄伟,由三五十人操作舞动,龙头重达三五十斤,耍龙技巧性强、路数多。广西壮族自治区舞春牛 <br/></p><p>  桂西一些地区,世代流传的舞鸡、舞春牛活动,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舞鸡的年青人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只斗鸡,打着锣到村中各家各户去贺年。舞鸡歌吉庆幽默,使主家喜笑颜开。送给贺年的舞鸡者红包,从“斗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以祈求六畜兴旺。 <br/></p><p>  舞春牛更为有趣。“春牛”是用竹片巧妙编织而成,牛头、牛角糊上绵纸,画上牛眼,牛身是一块黑布或灰布。舞牛人敲锣打鼓在村中表演,钻进布底的两人,一人在前撑牛头,一人在后弯腰拱背甩尾巴,后面跟着的是一个手拿犁架的汉子。此外,还有敲锣打鼓的,领唱春牛歌的,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歌声笑声。舞罢上村又到下村,从初一闹到元宵节。舞春牛的人们为农家带来了节日的欢乐,同时,也寄托着对农家丰收、祥和的祝愿。打扁担 过新年 <br/></p><p>  “正月舂堂闭轰轰,今年到处禾黍丰。”这是广西马山、都安、上林、忻城等地壮家流传的一首古谚。唐代刘询在其《岭表录异》中曾生动地记载了舂堂的舞韵:“春堂者,以深木刻而槽,一槽两边,约排了柠,男女立以舂稻梁,敲磕槽舷,皆有遍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虽思妇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浏亮也。”今天,代替舂竹的是农家的扁担,木板代替了大木槽,古老的舂堂以打扁担的娱乐形式焕发了生机。 <br/></p><p>  从每年的除夕到正月十五,轻快悦耳的“登登打、登登打、登登打嘟打”的打扁担声,响遍了壮族山乡。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br/></p><p>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扁担在手中运用自如,或正面、或反面、或侧面敲打,发出的声音或脆、或沉,声声相异,形成节奏明快、起伏有致的韵律。在扁担不断相击中,表演者不停地穿花转动,更使人眼花缭乱。技巧娴熟的各种动作,在声声扁担撞击声中轻松完成。 <br/></p><p>  喜庆佳节的打扁担活动,更是热闹非常。场上长形的竹筒和锣鼓与之伴奏,围观的群众不时地传出唱彩声,节日气氛特别热烈。 <br/></p><p>  在打扁担的人群中,你可以发现两髻斑白的老人和稚气十足的孩子,有的全家挥扁担上阵,有的母子同场打扁担,你赛我、我赛你,整个打扁担活动洋溢着欢乐的笑声。 <br/></p><p>  赶圩路上,山民们腿走酸了,肩挑累了,就把担子一放,打起扁担,不一会儿疲劳便在扁担声中消失了。赶墟路上的打扁担活动即兴而起,尽兴而散。打扁担真是壮乡的一种轻巧而方便的文体活动。 <br/></p><p>  “打扁担”的舞蹈语汇,具有丰富的农耕文化色彩,舞蹈造型与农耕劳作密切相关,表演内容有:耙田插秧、戽水耘田、收割打场、舂米尝新等。艺术形象的生活化、劳动化特点极为突出,它牢牢扎根于壮家土壤,必将生命长青。 <br/></p><p><font color="#0000ff"><strong>  贵州省</strong></font> <br/></p><p>  侗年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锦屏县九寨区一带。每年农历十一月三十日举行。当地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德高望重的族首,因为拒绝向汉人进贡,汉人带人包围村寨。族首为了维护民族尊严和乡亲的安全,挺身而出,被汉人充军戍边。后来这位族首获准从边疆还乡,此时正是农历十一月三十日。当地人吹芦笙,弹琵琶,敲锣打鼓去看望这位族首。后人便把这一天成为侗年。节日里,除打糍粑外,各家还杀猪宰羊表示庆贺。过年之晚,人们以肉食为主,忌食蔬菜。煮的米饭多于平常,以示“吃剩有余”。晚饭前,老人们在神龛和“祖宗角”摆上祭品,烧香焚纸,以祭祀祖先,招请祖宗来过年,并包有全家发达幸福。然后全家欢宴。出嫁的姑娘及亲友也在侗年是前来祝贺。节日当天的主要娱乐活动是斗牛,晚上鸣炮宴请胜者。青年男女通过玩山、对歌、跳芦笙等活动,寻找伴侣。同时还演出侗戏。这些节日活动一直要延续到春节。 <br/></p><p><strong><font color="#0000ff">  陕西省</font></strong> <br/></p><p>  陕北的春节陕北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是红红火火。黄土地的百姓重视过节,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不过,人们最注重的还是春节。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把欢乐、希望全都寄附于过年。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忙起来了。说忙,实际上忙的是妇女。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样样活儿都要婆姨们亲手操作。推上碾子压糕面,赶上毛驴磨豆腐,蒸黄馍馍,做黄酒,擀杂面,炸油糕,过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备好。过年了,全家老老少少、里里外外,都要换新衣服。再穷的人家,也要人人做一件新外衣。另外,所有的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净净。在这里还有这样一种习俗,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这里,我还看到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除夕到了,万事俱备,贴对联,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打醋炭,是一种独特的习俗,就是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再浇上醋。“打醋炭”要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进行,意为驱邪,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的办法。夜幕降临,老年人总是虔诚地敬神点香烧纸,领着好奇的孙子们叩头。大孩子忙着放炮、点火塔塔。细心的婆姨在门边放上炭块和冰块,在门后立个擀杖和刀斧,据说,这是镇邪的,在这里叫“守岁”。除夕之夜人们总是睡得很晚。一般家里都彻夜不熄灯,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锅里放些吃食,这叫“照锅”,意思是一年不缺吃。有些老人这夜睡不着觉,一个人静静地踏黑爬上山顶,面向东方了望,这叫“品天”。据老人说,从晓天的色道上能看出今年庄稼的丰歉、村寨的吉凶。究竟灵不灵,谁也不去深究。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人们便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接着,老人们便忙着迎神、接灶君。孩子们早都跑出去拜年了。拜年在这里叫“问强健”,小辈见了长辈都要“问强健”,像“爷爷强健啦!”“奶奶强健啦!”长者便回答“娃娃乖着哩!”意思是夸孩子健康进步。这种拜年礼俗,不仅限于孩子,就是已娶妻养子的汉子,见了长辈也是如此。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如“进了大门抬头看,六孔石窑齐展展,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br/></p><p><font color="#0000ff"><strong>  黑龙江省 </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ff"><strong>  哈尔滨冰灯迎春节</strong></font> <br/></p><p>  冰灯艺术历史悠久。一百多年前,哈尔滨还是一个小渔村,渔民们过着刨冰捕鱼的生活。渔民们为了夜间照明,在水桶里的水尚未冻结实时,把桶心的水空出来,拿去铁桶,放进蜡烛,烛光红在冰罩中格外艳美。每逢上元之夜,家家户户门前点上了冰灯,增添了许多节日欢乐气氛。每年的冰灯游园会都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原料要求冰质透明无杂质。冰雕作品在这里享有得天独厚的取料来源。中国的主要河流之一松花江流经哈尔滨市。江水经天然结冰,恰是剔透。在冰冻三尺的冬天,滔滔不绝的江水停下来喘息的时候,工人们先用电锯把江面的冰层切块、再捞冰、经过凿洞、装灯、拉电线、用水浇筑、雕刻等一系列工序,才能雕琢出一件冰雪艺术品,每一件都是艺术家们对生命、对艺术理解的释放。 哈尔滨的冰灯游园会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其中,不难找到许多来自热带国家的游客一双双兴奋的眼睛。这些没见过天上飘雪,地上结冰的人们,到中国看冰灯,成了他们过春节时所期盼的一件大事。 <br/></p><p><font color="#0000ff"><strong>  福建省</strong></font> <br/></p><p>  闽南过年习俗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特别是“围炉”在腊月寒冬,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述旧岁展望未来,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br/></p><p><strong><font color="#0000ff">  湖北省</font></strong> <br/></p><p>  湖北人春节第一餐湖北团风人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秭归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荆州、沙市一带,第-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font color="#0000ff"><strong>浙江省</strong> </font></p><p><font color="#0000ff">  温州春节民俗</font></p><p>喜口彩:每逢过年,温州一带民间喜讨口彩,只准讲吉利话,忌讲不吉利话。"亲戚酬酢,吉语生馨,即岁时送礼亦必加太平钱、万年青柏等事,否则指为一祥。"(清孙同元《永嘉闻见录》) <br/></p><p>  送元宝:初一日,有人把红糖元宝用红绳缚在万年青的树枝上,沿门挨户送吉利话,由一人打着竹板,现编俚语,一人摇春柴(樟树枝叶)专门应"好",这叫"送元宝"或"喊元宝"。温州有俗语:"正月初一送元宝,句句讲好。"讲完,每户给点年糕或零钱。永嘉送元宝之歌云:"元宝进门台,好!金银大发财,好!积德积善前世修,好!元宝扭一扭,好!养猪大如牛,好!元宝显一显,好!赤脚蓬头刘海仙,好!刘海仙戏金蟾,好!金钱银钱送上府来,好!福禄寿禧万万年,好!" <br/></p><p>  卖技:在苍南、平阳一带,正月初一到初三夜,都有卖技队提着灯笼,上人家门口高声颂吉祥词,俗称"卖技"或"卖奇"。所到人家则送些年糕、香烟或红包,三宵乃止。有些喜事人家(如结婚、贺寿、建房、生子等)还提前预约,开门迎入堂屋,以香烟、酒席款待,称"扮新屋"或"扮新娘"。 <br/></p><p>  新年鼓:元旦期间,民间还有文化娱乐活动,如新鼓和吹打乐。新春天亮,小儿结队成群,携有锣鼓,沿街敲打,此往彼来,络绎不绝,叫"新年鼓"。有些人家则集合邻友,演奏各种乐曲,有吹打曲,也有清唱,欢乐而热闹。 <br/></p><p>  舞龙灯:春节民间有舞龙习俗。在平阳,十余人手擎彩龙,至庙宇和大户门前舞龙,主家酬以红包、年糕、糖果。又有白龙,龙用白色苎布制成,内可点灯,也称"龙灯",由10多个小青年擎着,一般都到庙宇住宿,设香炉、锣鼓,由唱书先生唱故事或颂词,叫"参龙"。庙宇头家要酬给钱物,安排住宿。活动以一个月为限。 <br/></p><p>  迎年:在平阳等地,元日午夜人们设香烛于室,并在神前放爆竹,谓之"迎年"。 <br/></p><p>  点岁灯:从初一至初五,每夜在寝室中燃灯,直到天明,名曰"岁灯"。迎灶神:在平阳等地,初三凌晨或初四夜有迎灶神的习俗。谓"灶神于腊月二十四朝天,今日回归,故祈此迎之"(《平阳县志》)。在永嘉楠溪江两岸,则在正月初一清晨迎灶。俗称灶神爷十二月廿四夜上天,正月初一早晨,从天上回来。每户人家把新的灶神爷像贴在神龛里,再点上香烛,泡一盏茶,祭拜神像。 <br/></p><p>  收珍:正月初五日,每户人家把除夕摆在中堂上的祖先画像及各种珍品和字画等物收拢藏放起来,这叫"收珍"。收珍时,家中人要祭拜,下辈外亲也有来祭拜。在平阳,"五日而撤,或有悬至半月者",在文成,叫"初五花开",人家收起祖宗图,意为春节告一段落,一切禁忌及特定仪式活动解除,恢复正常生活秩序。旧时,在城镇,各商店除一部分在初三、初四陆续开市外,大都在初五、初六日开店营业。开市时,各店要鸣放鞭炮,也有景灯挂彩,表示庆祝。 <br/></p><p>  新年禁忌:旧时,正月初一不煮饭(除夕多留饭于新年吃,取"吃剩有余"之意)、不担水、不串门、不缝针线。一般不扫地,倘非扫地不可,则须由外向内施帚,禁忌向外扫地,俗谓财富会流失。晚饭早吃,不点灯,放过爆竹(谓"关门炮"),早早入睡。新年期间还有不吵嘴,不动刀斧,不杀生,以及禁讨债等禁忌。据说,吵嘴会落彩头;刀斧是凶器,动了不吉利等;还有不能说不吉利话,不能打骂人等。永嘉茹溪一带有人在新年打了一下孩子,说是被"开年"了,一年就不顺利。在平阳,五日内不挑粪,不倒马桶,不得敲击地盘,即如"桶"之类。现在这些习俗已基本消失。过去农村还有"正月慢"的习俗,农民到初七、初八才下田,一般商店到初五才营业。现在风气转变,近几年,打破这一传统习俗,有的地区,在正月初二就结队(有的还全家出动)下田挥锄整地和送肥到田头了。一些商店也打破惯例,初二、初三就开门。 <br/></p><p>  团拜:建国后,因为夏历新年是我国民族的传统节日,我国政府规定为"春节"。在温州,每年春节时间,党委和人民政府在元旦要举行"团拜",也就是集体拜年。这样既可节约时间,不要一家一户去贺年,而且人也多,面也广。党政军民和各界人士欢聚一堂,吃些茶点,演点余兴的节目,座谈庆贺一年来丰硕成果,并计划座谈今年如何获得更大丰收。大家心情舒畅,感情融洽,充满欢乐气氛。 <br/></p><p>  电话拜年:拜年,是祝贺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更好,事业更旺,人更健康。现在拜年更方便,无论国际、国内,路远路近,不用登门见面,一个电话一二分钟就够了,这叫电话拜年。时间从初一一直到初十均可。据说有的人一个上午就接到五十多个拜年电话。 <br/></p><p>  拥军优属和拥军爱民:现在春节期间,还举行拥军优属、拥军爱民座谈会和联欢会,以增强军民团结。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除保留和发扬优良的传统习俗如舞龙、舞狮、猜春谜等活动外,还举行各种文艺晚会、电影晚会、游园会和展览会等。绍兴过年习俗 <br/></p><p>  在绍兴,一跨入农历十二月,人们就忙着准备过年:买酒、春糕、裹粽、掸尘、杀鸡宰鹅、买鱼买肉,准备新年穿戴的衣着鞋帽,购置馈赠亲友的礼物等等,可谓忙得不可开交,唯恐筹措不周,闹出笑话。腊月二十三晚上,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上天,供奉一种富有粘性的糖,借此粘住灶神的牙齿,使他没法向玉皇大帝陈说人们的过失。送灶神之后,除夕之前,每户人家总要选择一个祝福的吉日,这是每家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大祭典。所祭的神像有“南朝圣宗”四字,绍兴人叫祝福菩萨、大菩萨,据说是宋代的皇帝。南宋灭亡后,遗臣们慑于元朝统治者的淫威,不敢公开设祭大宋君王,因此只好在夜深人静时悄悄地进行。这种带有民族意识的祭记,后来不仅广为流传,而且增添了答谢神明保佑和祈求来年幸福的意义。照老年人的说法,天上的菩萨,不进不洁之家。因此,祝福之前,必须把厅堂、祭桌、祭器等惮扫、洗刷得干干净净。“五牲福礼”煮好后,盛放在木制的朱漆大盘里。其摆法都有一定的规矩,如鸡鹅要跪着,头朝福神,表示欢迎;一尾活鲤鱼用红绳穿过其背刺吊在“龙门架”上,用红纸贴住色眼睛,是取“鲤鱼跳龙门”之意。祭典若在深夜举行,气氛更为庄严肃穆。男丁按辈份行三跪九叩大礼,妇女和个别忌生肖的男丁都要回避。别说百身莫陵的寡妇祥林嫂,就是鲁府的太太、小姐们也是被剥夺祝福资格的。 <br/></p><p>  祝福后便祭祖(俗称“请回堂羹饭”)。祝福时桌子是照桌面的木纹横摆的,祭祖时则改为直摆;祝福时祭扫者朝外行礼,祭祖时则朝内跪拜。祭祖后,便用煮福礼的汁汤烧年糕或面吃,名日“散福”,表示神所赐之“福”放给了一家人。过年的习俗,绍兴和外地大同小异。“除夕吃喝,尤已穿着”,这是过年的高潮。在新年旧岁交替的一个月里,人们就是这么忙碌着的。然而,在吃人的旧社会里,对劳动人民来说,过年如过关,祈神祭祖是得不到什么“福”的。像管四老爷家里那种阔绰的祝福排场,令人只有在电影《祥林嫂》里,作为历史的陈迹而重现。开封过年 <br/></p><p>  开封民间称春节为“过年”。但是,过年并非单指阴历正月初一,还包括年头、年尾,从旧岁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旧时,开封流传有句俗语说:“腊八、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腊八”,开封城乡便有“年味儿”了。 <br/></p><p>  二十三、祭灶官。十二月二十三日为我国民间祭灶节,人们为了让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说好话,家家都要摆上灶王爷的牌位,有的在牌位两边对子上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意为灶王爷饯行。 <br/></p><p>  祭灶过后,家家都忙于置买年货,打扫房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烟、酒、鱼、肉和走亲戚用的礼品更不能少。置办年货一直忙到腊月三十。于今开封仍流传有一首过春节的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贴门旗儿。” <br/></p><p>  大年三十儿惯称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往这一天,开封还有诸多旧俗。如“文官封印”、“武官封操”、“商业封门”、“说书封板”、“讨饭的封棍”等,诸如此类。而民间最重要的活动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岁。现在除夕,开封人仍沿袭以往许多好的习俗。除夕之夜虽然不再“祭祖”了。但有的互拜亲友,看电视,猜迷语,直至深夜,有的全家人团聚一堂,互相勉励,总结一年来收获,制定新的一年工作和学习计划。"守岁"在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内容。当午夜的钟声响过,人们争放第一挂鞭炮,这又意味着开封人开启未来的决心和干劲。 <br/></p><p>  正月初一,家家即早起床,更换新衣,洗涮完毕,首先燃放鞭炮,拜祝先祖遗像。接着,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全家人吃过年饺子,随后开始到亲友家拜年。旧时拜年一般多由家长带领,先拜长辈近族、邻友,以后再去远处各家。各家为接等贺年客人,家里常备烟、茶、瓜子、花生、糖果等。按开封"早拜年,晚拜寿"的习惯,初一午后,拜年活动即告结束。 <br/></p><p>  正月初二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旧时初二,开封城关四乡,鞭炮声、鸣笛声、哨子声响成一片,骡马大车往来穿梭,络绎不绝。 <br/></p><p>  正月初三为祭坟、祭宗祖的日期,因旧皇历中说这一天“诸事不宜”,初三开封忌走亲戚。初五为破五节,民间认为初五是年后第一个不吉日,亲友之间亦忌相互串访。除此两日之外,节日期间,开封民间走亲串友,几无闲日。 <font color="#0000ff"><strong> 江苏省</strong> </font></p><p><font color="#0000ff">  吴地春节风尚</font> <br/></p><p>  无锡除贴桃符、门补、春联外,还有在新年挂钟馗象,以避一年鬼祟。传说钟馗善于捉鬼。这个风俗大概始于唐代。无锡民间很多人家还有在门楣上张挂吉庆语句的红单联和剪纸门笺挂络的习俗。无锡地区在 <br/><table align="left"><tbody><tr><td></td></tr></tbody></table>元旦早晨盛行吃糕丝圆子,取团圆高升的意思。另还要吃面,取长寿、长春之意。无锡风俗新年中小孩来到,主人就得拿茶点糖果招待馈赠。亲友中有孩子前来拜年都要赏给压岁钱。新女婿到岳母家去拜年,一般都选在年初三。初三称为小年朝,也不能扫地、乞火、汲水、与元旦风俗相同。无锡还有一个风俗与别处略异,即凡有六十、七十、八十祝寿,都在春节举行,而不是在生日祝贺。元旦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不能扫地的风俗,无锡也是这样。认为一扫地要把财气扫掉。年初二即使扫地,也不能把垃圾倒出门,而是堆在屋角边,一直要到正月半,称为"聚财"。岁朝风俗忌向人家乞火、汲水,也不动刀剪,又禁止倾倒污水、粪便。元旦临睡时,又要放二声或三声关门爆仗。无锡这一天晚上睡得都较早,如有孩童贪玩不肯睡时,父母常哄孩子说:"早些睡,今晚听老虫做亲"。无锡旧俗对元旦这一天的气候十分重视,常以这天的天气占卜今后一年的收成。 <br/></p><p><font color="#0000ff"><strong>  无锡过年</strong> </font></p><p><font color="#0000ff">  春节是无锡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font> <br/></p><p>  无锡旧俗,年初一早晨开门,要放3声开门爆仗。早餐吃糕丝、圆子、面条,取团圆、高升、长寿、长春之意。这天,只吃隔年除夕的剩饭,寓意“有余”。吃饭时不能以汤浇饭,也不吃粥,怕出门遇雨。还忌向邻居乞火、汲水,告诫不骂人,不发怒,不讲不吉利的话,祈求全年平安吉祥。 <br/></p><p>  春节期间,晚辈先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亲友第一次见面时,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等话,互相祝贺。新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一般选在年初三。老人自年满60虚岁开始,每10年在春节期间设宴庆祝。 <br/></p><p><strong><font color="#0000ff">  山东省</font></strong> <br/></p><p>  崂山春节习俗春节期间,崂山村村镇镇扭秧歌、跑旱船、舞龙灯、踩高跷……热闹非凡。元宵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灯节。崂山沿海的渔村里,鞭炮齐鸣,渔民在船老大的带领下来到各自的渔船上送灯,预祝新的一年渔业丰收。 <br/></p><p>  农历清明节到谷雨期间,是崂山渔民祭海的时节。祭海时,渔民们在海滩上摆设猪、鸡、鱼三牲供品,大面馍和糖果,点燃香烛鞭炮,举行传统的祭海仪式。祭海的日子里,纯朴豪爽的渔家人用好酒好菜热情地招待前来观看祭海的亲朋好友,大家一起开怀畅饮。孔府年节 <br/></p><p>  孔府年节有一些和民间不同的地方, <br/></p><p>  腊八。腊八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腊八粥进行的。熬粥要安排很多人,“户人”中的烧火户在这天专来烧火。支起大锅,熬出的粥分盛在很多缸里。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粗的,给当差的喝,粥里放大米、肉片、白菜、豆腐之类,喝粥时,一个还给一斤馍馍;另一种是细的,用薏米仁、桂元、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红豇豆、江米等熬成,粥面再放上用山楂雕刻的“粥果”。这样的粥是供内宅,本族以及上供用的。孔府在外面有很多香火院,都在腊八这天派尼姑来要粥,要“盆头米”。 <br/></p><p>  临近三十,孔府忙年活动中最热闹的场面“蒸壮”就出现了,“蒸壮”就是为过年蒸各种馒头、饺子、糕饼。这时“烧火户”又来烧火,蒸各式各样的馒头。 <br/></p><p>  大年三十整夜包饺子。府内到处燃灯、燃檀香末、铺地毯、院子里搭彩棚、拉彩带。午后去报本堂行礼,晚饭后去祖庙辞岁。大人给孩子送“压岁钱”,装在红纸袋里,上面写有“长命百岁”的字样,放在小孩子的枕边,每人准备一个景泰蓝食盒,其中放粘米面做的如意、小柿子、桔子等物。 <br/></p><p>  除夕夜晚衍圣公还要亲自到安怀堂摆供,祭拜白胡子老神仙,据说孔府中所有的精灵鬼怪都归这个白胡子老神仙管。 <br/></p><p>  午夜过后所有的人起来拜天地神。在前上房院子里用席子搭起“天地楼”。朝各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北、西南、西北,各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神的牌位,正中一张桌子上摆天地神牌位。“天地楼”旁,立“朝天竿”,点“天灯”,日夜不熄,一直要点半个月之久。 <br/></p><p>  元旦早晨醒来,先不说话,用手摸摸食盒里的东西和压岁钱。起床后拜庙、拜祠堂、接受仆人拜年。本家来孔府拜年。下午当地“龙灯会”的狮子舞等进孔府表演,孔府的当差和“花炮户”燃放焰火,庆祝新年。 <br/></p><p><font color="#0000ff"><strong>  浙江省</strong> </font></p><p><font color="#0000ff">  温州春节民俗28种</font> <br/></p><p>  开门炮: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打"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音宏亮清脆,最为吉祥。俗信打"开门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随便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种田人会五谷丰登。有些地方在打开门炮时,还口中念念有辞:"开大门,放大炮;财亦到,喜亦到。"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红,燃放后纸花满地,灿中云锦,形成了满堂瑞色,喜气洋洋。现在放鞭炮在城镇已被禁止,但在农村和渔岛上仍可燃放。 <br/></p><p>  拜六神:打过开门炮,各家男女穿新衣。主妇烧佛茶,以江西瓷碗盛各种祭品,供于香案。中堂悬挂祖宗图像,先拜祖宗,再拜六神(灶神、檐头神、白虎爷、井神、土地神、财神)。民间认为这六位神祗,是每家的保护神,新年祭拜,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业兴旺。 <br/></p><p>  接三神:拜过六神后,又在中庭摆起小方桌,盛米一碗,盖以红纸,周围粘固,端放桌上,烧香点烛,虔诚膜拜,叫做"接三神"(即道教的玉清、上清、太清),祭后移到室内,直到正月初四,才送神撤座。 <br/></p><p>  拜祖:旧时正月初一中午,在洞头县,各家要祭拜祖宗。其仪式由家庭主妇主持。先列供品,摆好酒盅、筷子,在酒蛊里斟上黄酒。在神位和供桌中间要摆一条长椅,然后点起红烛,并在祖先、三官大帝、土地神、灶神等所有神龛香炉上焚香。待红烛燃过四分之三左右或香引将焚完,此时开始烧"金纸"(一种贴着金箔,折成元宝状的纸钱,俗信经过念经才有效),放鞭炮。最后撤馔,撤馔前要先移动供桌前的椅子。拜祖时,供桌上的礼品不准动;凡祭拜过的供品,除糕点果品外,均要重新煮过或经蒸气热过才能吃。否则,都认为是对神灵、祖宗的不敬。 <br/></p><p>  行香:正月初一清早,旧有"行香"之俗。全城文武官员,冠带乘舆,全副执事,鸣锣开道,到各庙宇行香,威仪甚盛,每家老年人和当家人天未亮,便已沐浴更衣,竞先赶到社庙或附近寺院里开殿门和烧头香,点香灯,有的甚至索性除夕不睡,在庙宇守等。亥时一过,赶紧烧香,表示虔诚。俗信第一个人赶到点上香最为吉利,故有争先点第一双蜡烛习俗。俗语说:"谁人最早开殿门,今年一定赚大银。"老年人到各庙宇拜殿神,主要祈祷保佑新年吉利,全家平安。但由于阶层、行业、性别、年龄等不同,来拜神者络绎不绝,有求做生意发财的,有求农业丰收的,有求子续嗣,等等。较大的庙宇如东瓯王庙,拜神者要给庙祝红包,如祈祷灵验,每年初一有钱者,要用重达百余斤的大蜡烛还愿。 <br/></p><p>  开正:旧时在洞头岛,每户人家三十夜守岁到寅卯时左右,都要举行"开正"仪式。由家中尊长或家庭中生产生活的掌管人主持。主持者要"净身"(即除夕夜要戒色)并全身沐浴,"开正"前不得接触污秽之物。案桌摆大门口或天井里,桌脚上要垫两条长凳使案桌高地升高。供品有三牲、鱼肉、水果、糕点、素面等,两旁有一对尺长的大红烛,俗称"通宵"。"开正"时,主持者点燃"通宵",焚香三柱后,全家跪地,合掌问天,进行虔诚祷告,祈求上天赐福,保佑全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发财、万事如意。祈祷毕,全家肃立,默待一会儿,再烧"金纸"鸣放鞭炮。最后撤馔。80年代以来,已把"开正"时间提前到午夜零时,伴着中央电视台敲响的新年钟声进行。仪式也简便多了,有的只是鸣鞭炮,放焰火。但鸣放的鞭炮多了,尤其是"百子炮",甚至几千响串在一起,声音响,时间长,热闹异常。 <br/></p><p>  拜茶:正月初一早上,在洞头岛上至今还保留了一种叫拜茶的习俗。拜茶即以红枣、桂圆、年糕等煮成甜茶谓"红枣茶",取其吉利之意:红枣--日子越过越红火,桂圆--合家团圆、平安顺利,年糕--步步登高。"拜茶"分两部分:一是拜祖宗,盛小碗,供于灶神像前;二是拜灶神,都要焚香燃烛、烧金纸、放鞭炮。拜茶之后,全家每人各盛一碗喝。因新年第一餐是喝汤的,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或出门在外,或在家干活儿,若遇雨受阻,人们便会以"正月初一喝汤的"这话自嘲。喝过茶后,还要再烧线面吃,俗谓"长寿面",既是图吉利,祝愿全家老小长命百岁,又因喝茶不够饱,作为添食,可收一举两得之效。 <br/></p><p>  早点:正月初一早餐,温州人喜欢吃松糕(一种炊蒸而成的甜年糕)。吃时,把松糕切成薄片,再将酱油肉中的肥肉也切成薄片,嵌在两片松糕之间,吃起来甜中带咸,别有风味。也有吃汤圆,或者煮一碗粉丝,上面放一个煮熟的蛋。这些食物均含"年年高"、"团圆"的象征意义。有的人家以过年饭杂煮,兼吃捣糕和松糕。在平阳,吃年糕和汤圆,有的先喝红糖汤,后加面和鸡蛋;在泰顺,主妇沏糖茶,蒸糖糕,端出菜头(盐渍萝卜)给合家"嘴头甜,彩头好"。惟乐清雁荡一带,则吃棕子。除夕夜,每家要煮一锅米粽,等岁首之日早起,全家食用。据说,吃粽子有两义,一是因为粽和"宗"同音,取怀念祖宗之意;二是因为粽又和"中"字同音,取功名得中之意。在乐清,一般人家用红枣、柿饼、汤圆。在乐清白石镇,初一晚餐吃汤包、糊邋羹、状元糕。入睡时,床前摆鞋,求天宫赐福。在市区春节期间,客来有献元宝茶的习俗,即在茶中放两枚鲜橄榄,不仅茶味清香,旦见在黄绿色茶汤中漂浮着橄榄,形如元宝,俗称"元宝茶",含新年吉祥、发财的彩头。点心有用圆眼肉或莲子、红枣,也有肉丸、鸡蛋加粉丝的。 <br/></p><p>  拜年:初一晨起,先在家内,晚辈按序向长辈叩拜行礼,称"拜年"。从初二起,邻里和亲友之间,往来拜节。如相遇于途,长揖道贺(今点头握手问好),也有彼此合掌胸口称"拜年"。到各家登门互贺新喜,亦叫"拜年"、"拜岁"。先是下辈出门到长辈家拜年,然后平辈回拜,则称"回年"。新婚夫妇初到岳家拜年,称"拜头年",后辈到丧事人家拜年称"拜新年"。 <br/></p><p>  按旧习,温州人正月初一不走亲戚。拜年时间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或延至十五。在苍南,叫"探正月",到一般亲戚家里去,都要带礼品。50年代以前,农产品比较简单,大多是桂圆、荔枝、红枣、元枣、红糖、柿饼等,用特种草纸包上,上面封有红纸(有的印有祝贺新年的花边字样),故称"纸蓬包",又名"高包"、"红包"。每包装礼品半斤左右,需要送多少包,则根据所走的亲戚情况所定。旧时南货店,每逢春节,买红包的人特多。从十二月二十起,每晚9时后,店员们就忙着包红包到深夜,每人还能吃上一碗芥菜炒年糕当夜餐。生意好的话,要包到元宵节之后。有的店在一个红包内只装二十多个红枣。说来可笑,经过东家送西家,西家再送南家……,最后,包破了,包中红枣被孩子们挖个洞摸着吃了,有时只剩一个,还在送来送去。 <br/></p><p>  在永嘉楠溪江中下游一带,在刚结婚的第一个春节,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要做米饼,俗叫"送上门饼"。用白米磨粉炊熟,放在石臼里捣腻,揉成米块,然后放在木雕成的模具内,印成一个个圆而扁的米饼,正面有图案,如双仙和合、刘海献钱、状元象等人物。数量要做一担,约50双到100双。除此以外,还要有猪肉、松糕、长寿面(索面)等。 <br/></p><p>  在文成,拜年叫"貌年"。旧时,如带来满周岁的小孩去"貌"外婆外公,一般择三、六、九之日,谓之"三六九无忌"。出门时,在小孩眉心及鼻尖上画上朱红或黑墨,意避"小鬼"冲犯。正月初四,民间大都不出行,不干活,因与"死"谐音,说闽南话的人,对正月初九有忌。因"九"与"狗"谐音。 <br/></p><p>  在乐清,初一不出本地探亲访友。白溪等地连初二也列为禁忌的日子,如有入乡不问俗者贸然登门,必将受到当面指责。初三起,未望"年夜"的挑着金盒去望岳父母、舅父母、干父母,兼行拜年,俗称"望正月"。礼物以松糕或捣糕为主,其次为鱼、肉和荔枝、魁圆等的红封元宝纸包,习俗规定老亲四样,新亲六样。上述被望的(包括望年夜的)长辈亲戚,一般都在灯期开始前回拜,倘婿、甥、干儿的祖父母、父母已作古,则可遣儿子前去。凡正月第一次探亲访友,不论辈分高低,都要携带红封纸包两个;被探望者必须泡茶、煮点心,或设宴款待,否则,习俗都认为是失礼。在平阳,外甥第一次回外婆家拜年,外婆家有送小牛犊的。 <br/></p><p>  在洞头,同样是女儿回娘家,则要提"红桶"给父母亲,以示孝敬。所谓"红桶",是指雕花或红漆的小木桶,里面装着熟食,还有用大鱼大肉为佐料制成的面食或糯米饭,一般在2.5-5公斤左右。俗语云:"生儿魂幡竿,生女红桶宝"。意思是说,生下儿子,死后有人披麻戴孝,送丧时举魂幡;生下女儿,正月有"红桶"孝敬。70年代以后,提红桶的习俗基本消失,"纸蓬包"也绝迹了,取而代之的送酒、肉和罐头等食品。 <br/></p><p>  春节期间,对来拜年的亲友,主家大多要留饮摆酒款待,俗称"叫新年酒",即春宴,也有专门设酒宴邀请亲友欢饮的。一般酒菜都比较丰盛。如果亲友带着16岁(虚龄)以下的儿女来,那么,就要给这些孩子压岁钱,称为"压肚兜"。亲友离去时,都要有回礼,一般是糖果、糕点、荸荠等。旧俗,若拜年不去,是断亲的表示,所以有些老亲(上代亲戚)下辈要轮流去拜年,四季八节没有往来的老亲,惟春节时一定要去拜拜年。 <br/></p><p>  厅房布置:元旦日,有钱人家在中堂上,高挂赤金寿屏(家有长寿老人才可)或大幅书画,屏前有长条桌,左端万年青,缀以红花,右端置一个精细雕刻的插屏,中间或摆时钟,或摆大元宝。左右有一对大锡台(有的重百余斤,高与人齐),插上大蜡烛。长条桌前排列两张方桌,两边除同样陈列大锡台、大蜡烛外,还有一对明角灯(俗称"堂灯"),两桌中间又有个大元宝(用一斗糯米和红糖制成),插银花,缠彩红,上放几个横柑,象征财源进门。另外则陈列若干江西窑的花盆,上植各种花卉,如梅花、丁香、水仙、佛指甲之类,在花盆上贴着写有"吉利"两字的红纸条,在长条桌和方桌前面,挂着刺绣的大红缎桌围,左右两角配置雕刻精细的金漆栏干,中堂两旁挂满书画。两边排列大坐椅和茶几,披上大红缎绣的椅披,几上放置几碟茶点。如客来,分宾主就坐,除供茶点外,有以漆绘木盘托江西茶盏进茶或莲子、桂圆等点心,也有汤圆、红枣。这日,连房间里的床帷、床额、被褥之类,都洗涤换新,连梳妆台及镜子,都披上绸缎绣花的镜盖,所有的梁上、檐上了阶沿上面,都挂起美丽的宫灯,只有前梁上挂着两对红纱灯,以示隆重。 <br/></p><p>  新春开笔:读书人用大红纸,书写吉利辞名,或"一年四季,读书大吉"这类,这叫"新春开笔",也有写比较长的,如"新春开笔,大吉大利。一年四季,万事如意。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家门清吉,人口康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写好后,贴在板壁上。会赋诗的人,则触景生情,做几首新自勉的诗。 <br/></p><p>  摆元宝:每户人家用红糖和糯米、籼米制成大小元宝,取招财进宝之意,凡是家中用于贮藏物件的地方,如谷仓、米缸、书橱、箱笼、衣柜、抽屉、坛罐等等,都放上一个小元宝。 <br/></p><p>  穿新衣:初一日,人们都要穿新衣,也含送旧迎新之意。旧时,富绅、富户呢毛绸缎穿戴一新;贫户所穿即使是粗布旧衣,也都整齐清洁,异于平日,以应新春吉日。儿童穿大红色衣服,年轻妇女当然满身红艳,连老妇也系着大红裙,因为民间以红色象征吉祥。小儿平时禁忌穿鲜艳衣服,今天却是例外,有在红衣外罩网衣,佩戴虎爪,有的人家还在小儿的腰带上,挂上小刀剑、贝壳、木刻或铜刻的八卦,是"抵御邪恶"的意思。现在人们在穿着上已起了很大变化,颜色、样式、质料更为鲜艳多彩,并向高水平发展。但穿新衣迎新年这一点是不变的。 <br/></p><p>  出行:正月初一出门,要选方向。先在灶神前烧香,然后拿一空锅,中放一勺,用力旋转,根据最后停下的柄首所指方向,由一人持剪前去,然后听见和记住遇见第一人所讲之话,以剪裁之(虚拟动作),意即取其一半,归来占卜,这叫"香卜",俗叫"卜剪听"。<font color="#0000ff"><strong> 江苏省</strong> </font></p><p><font color="#0000ff">  吴地春节风尚</font> <br/></p><p>  无锡除贴桃符、门补、春联外,还有在新年挂钟馗象,以避一年鬼祟。传说钟馗善于捉鬼。这个风俗大概始于唐代。无锡民间很多人家还有在门楣上张挂吉庆语句的红单联和剪纸门笺挂络的习俗。无锡地区在 <br/><table align="left"><tbody><tr><td></td></tr></tbody></table>元旦早晨盛行吃糕丝圆子,取团圆高升的意思。另还要吃面,取长寿、长春之意。无锡风俗新年中小孩来到,主人就得拿茶点糖果招待馈赠。亲友中有孩子前来拜年都要赏给压岁钱。新女婿到岳母家去拜年,一般都选在年初三。初三称为小年朝,也不能扫地、乞火、汲水、与元旦风俗相同。无锡还有一个风俗与别处略异,即凡有六十、七十、八十祝寿,都在春节举行,而不是在生日祝贺。元旦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不能扫地的风俗,无锡也是这样。认为一扫地要把财气扫掉。年初二即使扫地,也不能把垃圾倒出门,而是堆在屋角边,一直要到正月半,称为"聚财"。岁朝风俗忌向人家乞火、汲水,也不动刀剪,又禁止倾倒污水、粪便。元旦临睡时,又要放二声或三声关门爆仗。无锡这一天晚上睡得都较早,如有孩童贪玩不肯睡时,父母常哄孩子说:"早些睡,今晚听老虫做亲"。无锡旧俗对元旦这一天的气候十分重视,常以这天的天气占卜今后一年的收成。 <br/></p><p><font color="#0000ff"><strong>  无锡过年</strong> </font></p><p><font color="#0000ff">  春节是无锡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font> <br/></p><p>  无锡旧俗,年初一早晨开门,要放3声开门爆仗。早餐吃糕丝、圆子、面条,取团圆、高升、长寿、长春之意。这天,只吃隔年除夕的剩饭,寓意“有余”。吃饭时不能以汤浇饭,也不吃粥,怕出门遇雨。还忌向邻居乞火、汲水,告诫不骂人,不发怒,不讲不吉利的话,祈求全年平安吉祥。 <br/></p><p>  春节期间,晚辈先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亲友第一次见面时,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等话,互相祝贺。新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一般选在年初三。老人自年满60虚岁开始,每10年在春节期间设宴庆祝。 <br/></p><p><strong><font color="#0000ff">  山东省</font></strong> <br/></p><p>  崂山春节习俗春节期间,崂山村村镇镇扭秧歌、跑旱船、舞龙灯、踩高跷……热闹非凡。元宵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灯节。崂山沿海的渔村里,鞭炮齐鸣,渔民在船老大的带领下来到各自的渔船上送灯,预祝新的一年渔业丰收。 <br/></p><p>  农历清明节到谷雨期间,是崂山渔民祭海的时节。祭海时,渔民们在海滩上摆设猪、鸡、鱼三牲供品,大面馍和糖果,点燃香烛鞭炮,举行传统的祭海仪式。祭海的日子里,纯朴豪爽的渔家人用好酒好菜热情地招待前来观看祭海的亲朋好友,大家一起开怀畅饮。孔府年节 <br/></p><p>  孔府年节有一些和民间不同的地方, <br/></p><p>  腊八。腊八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腊八粥进行的。熬粥要安排很多人,“户人”中的烧火户在这天专来烧火。支起大锅,熬出的粥分盛在很多缸里。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粗的,给当差的喝,粥里放大米、肉片、白菜、豆腐之类,喝粥时,一个还给一斤馍馍;另一种是细的,用薏米仁、桂元、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红豇豆、江米等熬成,粥面再放上用山楂雕刻的“粥果”。这样的粥是供内宅,本族以及上供用的。孔府在外面有很多香火院,都在腊八这天派尼姑来要粥,要“盆头米”。 <br/></p><p>  临近三十,孔府忙年活动中最热闹的场面“蒸壮”就出现了,“蒸壮”就是为过年蒸各种馒头、饺子、糕饼。这时“烧火户”又来烧火,蒸各式各样的馒头。 <br/></p><p>  大年三十整夜包饺子。府内到处燃灯、燃檀香末、铺地毯、院子里搭彩棚、拉彩带。午后去报本堂行礼,晚饭后去祖庙辞岁。大人给孩子送“压岁钱”,装在红纸袋里,上面写有“长命百岁”的字样,放在小孩子的枕边,每人准备一个景泰蓝食盒,其中放粘米面做的如意、小柿子、桔子等物。 <br/></p><p>  除夕夜晚衍圣公还要亲自到安怀堂摆供,祭拜白胡子老神仙,据说孔府中所有的精灵鬼怪都归这个白胡子老神仙管。 <br/></p><p>  午夜过后所有的人起来拜天地神。在前上房院子里用席子搭起“天地楼”。朝各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北、西南、西北,各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神的牌位,正中一张桌子上摆天地神牌位。“天地楼”旁,立“朝天竿”,点“天灯”,日夜不熄,一直要点半个月之久。 <br/></p><p>  元旦早晨醒来,先不说话,用手摸摸食盒里的东西和压岁钱。起床后拜庙、拜祠堂、接受仆人拜年。本家来孔府拜年。下午当地“龙灯会”的狮子舞等进孔府表演,孔府的当差和“花炮户”燃放焰火,庆祝新年。 </p>
发表于 2006-1-4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松狮冠军
快过年了,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都快快乐乐的,健健康康的~
发表于 2006-1-4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松狮犬出售
还有大家的SS也是啊~
发表于 2006-1-5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
发表于 2008-6-4 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松狮价钱
松狮犬的价格
松狮狗照片
发表于 2009-7-15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l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RSS|手机版|百度|Archiver|收录|图片|执照|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1788号|CNCC松狮俱乐部 ( 京ICP备16010609号-2 )

GMT+8, 2024-9-20 21: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