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狮犬的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 二寄生虫病
二) 寄生虫病 1.蛔虫病 犬蛔虫病是由犬蛔虫和狮蛔虫引起的疾病。犬蛔虫主要致1-2个月的幼犬,狮蛔虫则寄生于6月龄以上的狗。这两种蛔虫都是通过病狗的粪便排出虫卵,在温、湿度适当的情况下,经3-5天发育成侵袭性虫卵。犬吞食了被这种虫卵污染的饲料、饮水,在肠内孵出幼虫。前者,幼虫进入肠壁随血流入肺,再沿支气管、气管上行至喉头被咽下,最后在小肠内发育成成虫;狮蛔虫幼虫只是钻至肠壁内发育,再回到小肠内成熟。虫卵对外界抵抗力很强。 症状:病狗出现消瘦、粘膜苍白、食欲减退、呕吐,发育迟缓。蛔虫大量寄生可引起肠梗阻或阻塞胆道。由于蛔虫毒素的作用还可引起癫痫样神经症状。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再取粪便作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检查虫卵即可确定。 治疗:用盐酸左旋米唑,每公斤体重10毫克口服,效果很好2.钩虫病 钩虫病是犬重要的线虫病之一,我国西北及南方多见。钩虫寄生于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和空肠),虫体长1-2厘米。由于虫体前端弯曲,且口缘有三个锐利的钩状齿,可深深地“钉”在粘膜上吸血;虫体的分泌物能使血不凝,引起不断出血,病狗由于不断多量失血,造成严重贫血。
钩虫卵在外界温度(28-32℃)湿度合适的情况下发育,一周后达到侵袭期,生活于水及潮湿的泥土中。幼虫主要经皮肤(也可经口)侵入宿主体内,随血行到心、肺,经呼吸道、喉头再转到消化道寄生。妊娠犬,可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幼虫在宿主体内3周就发育成成虫。
症状:病狗拉稀带血和粘液,贫血、消瘦食欲不振,有时出现浮肿,出现生长发育障碍,有时见皮痒。
治疗:同蛔虫病。 3.犬恶丝虫病 犬恶丝虫较常见,是寄生于右心室中的丝虫,也称心丝虫,长25厘米,呈白线状。雌成虫与雄虫在心室内交配后产生胚胎性微丝蚴。蚴随血流至皮下,当蚊虫或蚤叮咬吸血时进入昆虫体内发育,最后到达唾液腺和口器中。当蚊、蚤再叮咬其它犬时,微丝蚴逸出,钻入皮下、肌间、脂肪组织内发育长大,再经静脉移行进入右心室,待8-9个月成熟。
症状:成虫在右心室内随血流滚动,机械地引起心功能紊乱或发生心内膜炎;微丝蚴可阻塞肾、脑、肺等血管。一般情况下(成虫少于25个)无明显症状,严重时可有慢性咳嗽、易疲劳、呼吸困难、干咳;右心衰竭,肝、脾肿大,腹水、浮肿;血尿;皮肤(特别是耳廓部)有小结节(内含微丝蚴)或溃疡。
诊断:一毫升血加7%醋酸液或加1%盐酸溶液5毫升,离心2-3分钟,取沉淀物镜检,找到微丝蚴即可诊断。
治疗:胏波芬0.5-5毫升,每日肌注或静脉注射,直至血检蚴虫消失为止。约1/3有中毒症状。海群生60-70毫升/公斤体重或配30%的溶液一次肌注或皮下注射,连用3-5周。硫砷酰胺钠2.2毫克/公斤体重,一日二次,缓慢静注,连用两天。盐酸二氯苯胂2.5毫克/公斤体重,以蒸馏水稀释成1%溶液缓慢静注,隔4-5天一次。 4.食管丝虫病 食管丝虫是寄生于食管或胸主动脉壁的寄生虫。成虫红色卷曲如螺旋形,长6--8厘米(雌虫)。虫卵随粪便排出被粪甲虫吞食,在其体内发育成侵袭幼虫;蛙、鸡、鸭、刺猬等吃甲虫;犬吃甲虫或上述各种动物而被感染。幼虫钻入胃、肠壁中,经由门脉、肝、后腔静脉、肺、心,最后到达食道寄生,引起肉芽肿(线虫结节)。
症状:一般不明显。有的病例可出现食欲减退、呕吐、吞咽困难等症状。
诊断:检查粪便中的虫卵确定。
治疗:海群生10毫克/公斤体重,或用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100--150毫克/公斤体重,连用7--10天。 5.旋毛虫病由于旋毛虫广泛地寄生于人、犬、猪、猫、鼠等多种动物体内,而狗又有吃动物尸体或粪便的习性,故农、牧区养狗有很多机会感染。
旋毛虫寄生于横纹肌中,特别是活动量大的隔肌、肋间肌等处。成虫在肠内雌雄交配,所产幼虫经肠系膜淋巴管入胸导管至右心,再经肺转入体循环,随血流至全身(此时是感染后第12--30天)。只有到肌肉中的幼虫才能发育、成长,周围有一包囊,虫体卷曲其中。包囊幼虫在肌肉中可生活数年至25年。犬吃了含有包囊幼虫的动物尸体,包囊在胃内被溶解,释放出来的幼虫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内变为成虫。
症状:一般不明显。感染严重时可出现肌肉疼痛、吞咽、咀嚼和行走困难等。
防治:关键是要注意感染环节,了解人和动物之间接触和食肉感染的危害。 6.绦虫病狗绦虫病也是常见的寄生虫病,其危害在于绦虫蚴可感染人和各种家畜,危害生命,造成经济损失。狗的绦虫有很多种,生活史都是绦虫的成熟孕卵节片随粪便排出体外,为中间宿主食入(不同种的绦虫有不同的中间宿主群,如犬多头绦虫,中间宿主是牛、羊、马、骆驼和人,在脑、脊髓内形成多头蚴,危害人畜生命)。在各中间宿主体内的各个脏器中形成囊尾蚴;最终,犬又吃了含有囊尾蚴的各种动物肉尸及内脏,囊尾蚴在小肠内发育、成熟成各种绦虫。
症状:犬感染绦虫后一般不明显,只是从犬排出的粪便中见到乳白色的绦虫节片。大量感染时可出现腹部不适、贫血、消瘦、消化不良等。
防治:生南瓜籽驱虫效果很好。关键是了解危害,注意人身和环境的清洁卫生。 7.弓形虫病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畜和野生动物(40多种)共患的寄生原虫病。弓形虫寄生在宿主的细胞内,终宿主是猫,中间宿主是各种动物。在猫体内进行有性繁殖,形成孢子体和卵囊。卵囊随猫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在适宜的条件下,卵囊发育具有感染性。被中间食主吞食卵囊后,其中的子孢体在肠内逸出,侵入血流,再分布到全身各处(特别是淋巴网状组织),钻入细胞内进行裂体生殖,破坏细胞并严重致病。慢性病例,在脑、肌肉、视网膜、肺、肝、肾等处形成包囊型虫体。弓形虫除经消化道感染外,也可经鼻、眼、呼吸道和皮肤、胚胎等途径侵入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体内;病狗和带虫者的肉、内脏、血、渗出液(如腹水)、排泄物、乳和流产胎儿、胎盘等物中带弓形虫;各种昆虫也可传播此病。
症状:一般不显症状;严重感染者出现发热、咳嗽、厌食、虚弱,眼、鼻有分泌物,甚至发生出血性下痢,呕吐,麻痹,怀孕母狗发生流产或早产等,很象犬瘟热和传染性肝炎的症状。
诊断:取组织、体液作涂片、切片染色,找到弓形虫,或将病料10倍稀释,腹腔接种小白鼠(一只0.5毫升),2 周后发病,取腹水涂片、染色镜检找弓形虫。血清学检查特异抗体可确诊。
防治:用磺胺6甲氧嘧啶治疗效果好,但要在病初使用;晚期虽可使症状消失,但不能抑制弓形虫转成包囊型,从而成为带虫者。预防办法是猫狗分养或限制接触,控制野生动物,特别是啮齿动物。 8.球虫病球虫病是侵害幼犬的寄生虫病。当环境卫生条件不好和饲养密度较大时可使疾病严重流行。球虫生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经几代无性繁殖(即裂体生殖)后,变成有性生殖,形成大小孢子。二者结合后形成卵囊,随粪排出体外。卵囊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发育成感染卵囊(即含有子孢子的卵囊)。幼狗吞吃了被感染卵囊污染的食物和饮水即可感染。无性繁殖产生的大量繁殖体、裂殖子破坏肠上皮,构成危害,出现症状,甚至死亡。
症状:腹泻,混有粘液、带血;进行性消瘦,发育停滞,最后衰竭死亡。
诊断:检查粪便发现球虫卵囊,即可诊断。
治疗:呋喃类或磺胺类药均有效。 犬利什曼原虫病犬可互相传染。利什曼原虫寄生于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胞质内,在组织抹片中也可见于细胞外。自然感染是由吸血昆虫—白蛉叮咬吸血时,原虫进入犬体内。
症状:主要见贫血、消瘦和衰弱。有的病犬脾肿大和腹水,淋巴结肿大,后肢虚弱、呼吸困难。皮肤感染时,鼻镜、口角和眼睑可出现溃疡;慢性病例,往往出现皮肤湿疹和大面积的被毛脱落。
诊断:主要依靠作血涂片或从皮肤溃疡缘刮取组织作涂片检查虫体。
治疗:用新睇芬、葡萄糖酸睇钠治疗,但可复发。一般采取扑杀的办法,结合环境消毒灭白蛉。 10疥螨病疥螨病是由疥螨(一种外寄生虫)引起的犬常见的皮肤病。疥螨是一种节肢动物,它钻进宿主表皮挖掘隧道,虫体在其中生长繁殖。隧道有小孔,藉以通氧和为幼虫出入;幼虫也钻入皮肤、开掘小穴。其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整个过程为8--22天。
症状:疥螨病主要发生于头部(鼻梁、眼眶、耳廓基底部),有时也见于胸、腹下、四肢内侧、尾根等处。皮肤发红起皱褶,散在疹样小结,表面有黄痂。病犬搔抓、啃咬和磨擦患部致秃毛。该病易传染给人。耳螨侵害外耳道,引起剧痒、抓耳、摇头等症。尤其长毛、大耳的犬易发。
诊断:根据症状,找到虫体(用小刀深刮病变皮肤,将刮取物放在玻片上,滴加10%氢氧化钠,放大镜检查)。另要注意和湿疹,虱、蠕形螨寄生引起的皮肤病相鉴别。
治疗:隔离病犬,患部用0。5%敌百虫或滴滴涕乳剂,按1:9的比例与煤油混合涂擦(患部应先剪毛、用温肥皂水清除污垢),隔5--7天重复治疗1--2次。注意不要使狗舐食杀虫药。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作好检疫是预防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