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shi209 发表于 2006-5-6 18:04

后宫嫔妃并不貌美 清朝皇宫选秀真实档案

<span id="zoom">&nbs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3/11/24/nanatp010.jpg" alt=""/></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清代后宫秘史一直为人们所乐道,当“秀女”二字映入人们眼帘时,人们的直觉是秀女应有沉鱼落雁之貌,然而,靓丽的容貌是否是当选秀女的主要标准呢?实事并非如此,《清宫档案揭秘》一书揭开了清宫选秀的真实档案:清宫选秀女,绝非选美。 </p><p>  清代的后宫,上至皇后,下到宫女,都是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出来的。旗人,是清朝独有的。因此,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后宫粉黛的制度,也是清代独有的。挑选秀女的目的,除了充实皇帝的后宫,就是为皇室子孙拴婚,或为亲王、郡王和他们的儿子指婚,重要性自不待言。秀女们要走进紫禁城高高的宫墙,也就不那么简单了,必须经过一道道的考察。 </p><p>  首先,要严格审查旗属与年龄,不在旗的想参加选秀,势比登天;在旗的想逃避选秀,也是自讨苦吃。顺治朝规定:凡满、蒙、汉军八旗官员、另户军士、闲散壮丁家中年满十四岁至十六岁的女子,都必须参加三年一度的备选秀女,十七岁以上的女子不再参加。乾隆五年(1740)进一步规定,如果旗人女子在规定的年限之内因种种原因没有参加阅选,下届仍要参加阅选。没有经过阅选的旗人女子,即使到了二十多岁也不准私自聘嫁,如有违例,她所在旗的最高行政长官——该旗都统要进行查参,予以惩治。 </p><p>  第二年乾隆皇帝命令“户部通行传谕八旗,所有未经选看之秀女,断不可私先结亲,务须遵例于选看后再行结亲聘嫁。”乾隆二十年(1755),再次补充规定:应阅视的秀女,在未受阅选之前私自与宗室王公结亲者,其母家照隐瞒秀女例议处。至于参选秀女的年龄,根据清宫档案,到清末光绪年间,最小的是十一岁,大的可达二十岁。 </p><p>  清朝明确规定,八旗秀女阅看时,必须着旗装,严禁时装。而且,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好色”也是极不名誉的,“美女祸国”从来都是帝王和他们的大臣们翻云覆雨的护身符,因而这一标准总在若即若离、讳莫如深的扑朔迷离中。乾隆四十三年(1778),一位县学生员拦下御驾,恳请乾隆皇帝就削减皇后乌拉那拉氏丧仪之事下罪己诏,致使龙颜大怒,但仍未忘记陈述那拉氏册后“并非以色选爱升”,后来失宠,亦是“自蹈非理,更非因色衰爱弛”,总之绝不肯承认自己好色。 </p><p>  清统治者公开的两条标准,一是品德,一是门第。清代册封皇后、妃、嫔的册文中常常见到的是宽仁、孝慈、温恭、淑慎,“诞育名门”、“祥钟华阀”等等。其中,门第又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光绪皇帝的皇后隆裕的相貌奇丑,但她是慈禧皇太后的侄女,因此,她成了皇后。被光绪皇帝视为红颜知己的珍妃入选时,她的父亲是侍郎长叙,祖父是曾任总督的裕泰,伯父是广州将军长善,长善又是大学士桂良的女婿,是恭亲王奕訢的连襟,因此他他拉姐妹双双入选为珍、瑾二嫔。 </p><p>  这张没有填写姓名的列表,更说明了秀女的门第,不仅关系到秀女本人是否入选,而且关系到入选后她在宫中的地位: </p><p>  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日敬事房传旨: </p><p>  原任公爵之女着封为妃 </p><p>  将军之女着封为妃 </p><p>  知府之女着封为嫔 </p><p>  员外郎之女着封为嫔 </p><p>  钦此。 </p><p>  所以,清宫选秀女,绝非选美。(摘选自《清宫档案揭秘》,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李国荣主编)</p></span>

许仙 发表于 2006-5-6 20:10

<p>&nbsp;&nbsp; 看样子只有15岁的样子!可怜啊~</p><p>&nbsp;&nbsp; 在那万恶的旧社会!</p>

songshi209 发表于 2006-5-7 10:23

恩,好可怜!还是现在的女性幸福一点~不过还要更加幸福才对!!女人天生是用来疼的!哈哈

许仙 发表于 2006-5-7 14:26

<p>现在的女强人也不少啊!</p>

ctqkevin 发表于 2008-8-27 04:28

美系松狮价格
松狮犬价格
松狮好养吗

轩辕宝 发表于 2013-9-26 21:25

顶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后宫嫔妃并不貌美 清朝皇宫选秀真实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