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shi209 发表于 2005-12-15 15:53

【一个神秘的传说--雪线上的生命--滇金丝猴穿白短裤】

 我国傈僳族有一个关于祖先的神秘的传说,每一个人,都虔诚地保存着这个传说,从不轻易告诉人……   很久很久以前,傈僳族的祖先在大山里自由自在地生活。夏天以树林为舍,冬天以岩洞为居;夏天在树上跳来跳去,采摘嫩芽野果;冬天在地上盘来盘去,寻食根茎坚果。   我们的祖先非常诚实善良,与周围的民族友善相处,常常邀请他们来山里做客,用竹鸡、竹笋等山珍款待客人,也把山外人不知食用的美味介绍给他们。一天,山外人请我们祖先做客,他欺我们祖先没见过铁器,让我们祖先在刚刚出炉的砍刀上落座,结果,祖先的裤子被烧烂,屁股被烙红。   祖先屁股露在外面很难看,就自已缝了一条白短裤,上身穿一件白色羊皮褂,双肩披黑色坎肩,变得更加美丽动人了……   这一传说,表明在维西傈僳族文化观念里,他们与滇金丝猴有着亲缘关系。而维西傈僳语称祖先为“杰米”,男人称“杰米巴”,女人称“杰米麻”。“杰米”傈僳语义猴子,居住在维西的藏、彝、纳西、白等民族都知道,他们不能随便提及“杰米”二字,否则就是对傈僳族祖先的不尊重,就是对傈僳族的污辱。自然,他们更不能猎杀被傈僳族视为祖先的滇金丝猴了。   1958年,一个公社办公共食堂,因缺粮一次围杀滇金丝猴100余只为食,极大地伤害了傈僳族的感情。此后,在这里与傈僳族和睦相处的藏、彝、纳西等民族,也极为尊重傈僳族的习俗,避口不谈滇金丝猴的踪迹。1987年,国家林业部批准捕捉几只滇金丝猴作研究,就曾遭到当地傈僳族干部群众的强烈反对。   这或许能够解释,近一百年来为什么滇金丝猴若隐若现,最后踪迹全无的原因--是民族文化在保护着这美丽的濒危动物。   滇金丝猴,被称为世界上最美丽、最高贵的猴子,它栖息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针叶林带,是猴类栖息地海拔最高的种类。由于臀部白色,在它栖息的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们把滇金丝猴称为“穿白短裤的猴子”。这次在世博会前夕,抢救成活的小猴灵灵就来自维西的萨马阁。   萨马阁,傈僳语地名,意为最高最好的放牧场,地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西北部,与德钦接壤。虽名不见经传,但一个多世纪以来,有关滇金丝猴的信息都与这神秘的区域相联系。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法国人根据当地百姓的传闻,首次披露了这一灵长类新种的存在。过了20年,两个法国人于 1890年在这一区域捕捉到7 只制作成标本,运回法国珍藏于巴黎博物馆。   1898年,法国动物学家经过多年研究,正式把这一仅生存于中国西部的灵长类新种命名为滇金丝猴。   1904年,英国著名动植物学家乔治·福来斯在萨马阁一个叫叶枝的地方,从当地山民手中购得一张滇金丝猴的皮。再次证实了法国人的发现。   此后半个多世纪,外界的人们再也没有听到过有关滇金丝猴的消息,更没有看到过滇金丝猴美丽的倩影。国际动植物界因此认为,滇金丝猴是在灭绝前被发现的。   1962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这一区域重新发现了滇金丝猴的踪迹。经国家林业部门批准,昆明动物研究所和昆明动物园于1987年、1992年和1995年在萨马阁先后捕捉到滇金丝猴 11只用于科学研究。   一百多年的追踪考察,人们终于看清了滇金丝猴神秘美丽的面容。   滇金丝猴虽已蜚声国内外,但萨马阁却依然鲜为人知,直到“灵灵”在昆明世博会前来到我们面前,萨马阁才引起人们的关注。   我们决定驱车前往萨马阁,去探访灵灵的家园。 ……………… 亚洛怪兽守护滇金丝猴的产房 ………………   一路上,我们经古城大理、丽江来到“长江第一湾”石鼓后溯江而上。虽然,沿江的绿色越来越浓,我们仍不敢奢望能在大自然里看到滇金丝猴,毕竟: “两岸猿声啼不住”已是一千多年前的事了。   两天后,我们抵达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萨马阁就位于维西县西北部,总面积270平方公里,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的腹地,属云岭纵谷区。域内地形破碎,山体狭窄,山峰险峻,河谷深切,幽谷纵横。小盆地、草甸、高山湖泊镶嵌其间。   山民们告诉我们,“穿白短裤的猴子”进入繁殖区都去了亚洛峡谷,那是它们的的“产房”,它们要在那里产仔。我们知道 “穿白短裤的猴子”就是滇金丝猴,这是他们最显著的特点。   说到亚洛峡谷,萨马阁的山民,甚至县里的干部都说那里有一种怪兽,它体形高大,面孔像人,脖子和双肩披着黑色的长毛,虽只有一条腿却能翻山越岭,疾走如飞,若进入亚洛与之相遇,难逃魔掌。   县林业局局李琥在萨马阁林区塔城乡当党委书记时,曾邀约了几位身强体壮的干部,准备好枪支食品,要进入亚洛去看个究竟。但当地藏民阻止了他们.说要进亚洛可以,但不能带枪支弩弓,这是祖宗传下来的古规,不能违背。没有防身武器,他们只好作罢。因此亚洛至今没有人进去过。亚洛峡谷入口处地势平缓,数十棵古树像卫兵一样站立在两山之间,从峡谷里刮来的山风阴凉,吹得山口玛尼堆上的经幡“朴朴”作响,举头望去,山崖上高悬的巨石摇摇欲坠,参天大树挂满树胡子。   一个藏民向我们走来,他叫和成,几代人都居住在山脚下,他十分肯定峡谷里有怪兽,他爷爷就曾亲眼见过这种怪兽,他小时在峡谷口放牧也看过怪兽的脚印,足足有一尺长。   人们听说我们在打听亚洛怪兽的事,很快便找来几立老人。这些老人说,这怪兽住在洞穴里,常常用石块袭击贸然进入山谷的人,有人曾用箭石还击,可飞来的石块更大更急,吓得他们调头就逃。十几年前,格花箐的放牧人误入山谷后被怪兽杀死。   这使人想起悉尼怪兽、喜马拉雅山雪人和神农架野人的传闻。要么,它可能是一种哺乳动物,因为山民们都说它喜欢吃盐巴,常常到峡谷口偷吃牧羊人的盐;要么,它可能是远古时,藏民族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创造的一个自然神。但无论怎样,有一点是不容怀疑的。这就是有关亚洛怪兽的传闻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威慑力,使斗胆进入山谷的人闻之怯步,从而在客观上成为萨马阁的守护神,守护着这原始的大森林,守护着滇金丝猴神秘的“产房”亚洛峡谷。   在亚洛峡谷口隔着腊普河有一奇特的山崖名戈登,它像一座巨大的屏凤耸立在两山之之中。当地人称之为“祖先的遗址”,也有人称之为“猿人洞”。 1958年,云南省博物馆曾在这洞穴里找到了土石斧、石刀、石镞等石器90件和小熊猫、黑熊、竹鼠等哺乳动物遗骸,距今 5万多年,称为“戈登新石器文化遗址”。   新石器文化遗址,在云南、在中国并不鲜见,但象戈登这样保存着生态环境原生状态的大概就不多了。在萨马阁有一小盆地叫攀天阁,更令人惊奇的是,海拔高达2800米却能种水稻,这被中外专家视为“世界水稻种植之最”,很多专家亲临现场仍解不开其中的奥秘。 ……………… 我们看到“灵灵”了它们生活得还好 ………………   令人兴奋的消息终于传来了,就在传闻中亚洛怪兽杀死牧羊人的格花箐发现滇金丝猴群,我们立即启程,在副县长赵志刚和县林业局局长李琥的陪同下,赶往格花箐。   说是一条箐,其实是横断山特有的峡谷。站在峡谷口望去,萨马阁群山叠障、云遮雾锁。李琥说,爬上萨马阁主峰可望澜沧江、金沙江并流奇观。   格花箐口有一个傈僳族村落,村子里几人合抱的大核桃树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个村落历史悠久。村落两边的山坡上森林茂密,杜鹃花正开得热闹,高大的冷衫、红豆杉、黄豆杉等珍贵树种耸立其间,尤其醒目。   看上去村民们很穷,但村边的森林并没有砍伐的痕迹,而林区公路就隔着10米宽的柯公河从村边通过,这里的傈僳族人民却没有加入伐木致富的行列。   第二天凌晨四点半我们起床,稍做准备后就一头钻进了丛林。密密麻麻的箭竹和灌木像铜墙铁壁一样没有尽头。没走多远,我们就已是“遍体鳞伤”了。   天渐渐发白,峡谷里的空气越夹越湿润,最后干脆变成了水滴,接着水摘又变成雪花。这表明,我们已来到雪线附近,海拔约3400米。   突然,我们依稀听到尖细的啼叫声,像婴儿在呼唤自己的母亲。   我们屏住呼吸向对面山崖望去。“瞧!滇金丝猴。”我门兴奋不已,只见高大的冷杉树枝上端坐着一只只滇金丝猴,显得非常悠闲自在。虽然,滇金丝猴的毛色与周围的环境协调得让人难以辨认,但它那鲜红的嘴唇还是非常显眼,腰间洁白的毛色从侧面望去真的像穿着一条白短裤,显得滑稽可爱。   向导说,“灵灵”就是这一种群的孩子,看到“灵灵”的“父老乡亲”,我们备感亲切,急欲接近它们,拍摄珍贵的录像镜头。可没走多远,滇金丝猴群就发现了我们,转眼间,树枝 “哗啦哗啦”地摇曳起来,从这棵树跳到另一棵树,景象极为壮观。   滇金丝猴行进由一只健壮的公猴领队,行进呈立体状,从树梢到树枝再到树根,全部都是猴子。领队的公猴在山梁发现我们,发出尖利的警报后,所有猴群即转向,向下方的山粱飞奔,三四分钟之间便在眼前消失。几只殿后的猴子见大部分猴群翻山而去,也不怕架着的摄像机,从我们脚旁强行抢滩,追猴群而去。   此时,我们在山顶上鸟瞰金丝猴的栖息地。在金沙江西岸,从东北向西南依次排列着若干山箐。这些山箐大都是呈漏斗状,上宽下窄,进山入口处较窄,山箐沟像扇形打开,期间一些山箐分成若干小箐,像扇子的折叠部分。   这些山箐向阳,植被保存完好,山脚是云南松林,金丝猴一般不到云南松林活动。山腰为杉树、落叶松、栎树、杜鹃等多种树木混交地带。林子下面是密密麻麻、漫山遍野的箭竹林。山顶是高山草甸或黑幽幽的走进去不见天日的冷杉林。猴子一般只在中间地带活动,不到山顶上去。因此,萨马阁金丝猴生活的中心区域估计就是长10多公里,宽1公里左右的带状地域。   金丝猴不吃人类种植的任何作物,这一点不像猕猴。生活取食多半在树梢上,尤其是其生活地带的树种发芽开花时。到6月左右箭竹笋长出的时候,就成其主食,秋季也到地面捡些坚果、松仁之类。   一群滇金丝猴中母猴和小猴比较多,据长年在外搞研究的中科院昆明动物所丁伟介绍,金丝猴1年繁殖一胎,一胎生一仔,他们的天敌主要是鹰、豹等猛禽野兽。我们发现金丝猴群走到何处,头上就有巨大的山鹰在盘旋。而云豹对金丝猴的威胁最大。3月22日,这群金丝猴曾遭受云豹的袭击,至今惊魂未定。   现在,这群金丝猴已经接近产仔后期,数量约翻了一倍,达400多只。而亚洛箐里,经过近一个月的产仔生活后,食物已渐稀少。因此,它们离开亚洛箐来到格花箐。这里,满山都是金丝猴喜欢吃的箭竹笋、刺梨嫩芽及刚刚破土的羊肚子菌,生活的环境极好,但他们非常弱小,没有任何保护身的积极手段,它们的“香火”能延续至今,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谜。 ……………… 萨马阁:滇金丝猴最后的避难所 ………………   受云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和维西县政府委托,云南省省环委自然处、省环境科研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昆明生态所的专家学者,于1993年6月对萨马阁进行了实地考察。   考察结果表明,这一地区拥有多种古老原始的动植物,且呈南北动物区系混杂并存现象。如多种噪眉、凤眉、柳莺、黑头金翅雀、拟蜡嘴雀及小熊猫、棕足鼯鼠、林麝等,属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型动物;角雉、红尾鸲、猞猁、毛冠鹿则分别属于南中国型、北中国型、东南亚热带型动物。而且,植被原生性状保存完整,有亚热带常绿叶林、暖温带针叶林和青藏高原高寒针叶林。其中,冷杉、云杉、云南松、华山松、铁杉、秃杉、红豆杉、榧树等为古老名贵树种,因而被专家学者认为是地质史上动物的避难所和物种分化的中心。   滇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灵长类动物,被认为是与大熊猫齐名,而濒危状况比大熊猫更令人担忧的珍稀动物,因为它的分布范围狭窄,萨马阁正处于其分布区的腹地,是滇金丝猴主要或最后的一块栖息地。因此,保护萨马阁对于拯救和保护滇金丝猴这一珍稀动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千百年来,世居于这里的少数民族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了一套保护生态环境的文化模式,使萨马阁生态系统的核心原始森林保存基本完整,从而保存了金丝猴的栖息地,才使我们今天有幸能在大森林里看到它们活泼可爱的身影。   但近些年来,森林的采伐已使滇金丝猴栖息地日渐缩小,并已开始危及萨马阁。虽然去年9月1日以后,维西县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的采伐,但萨马阁是林区而不是自然保护区的状况,仍让人感到遗憾和担忧。

zhangdna 发表于 2005-12-15 16:13

杜鹏 发表于 2005-12-15 19:32

许仙 发表于 2005-12-15 21:43

学习学习

恭喜发财 发表于 2007-6-2 11:15

地板

松狮CHOWS 发表于 2007-7-21 05:58

P :P

求仙骑猪 发表于 2008-7-8 21:28

北京松狮价格
中国松狮犬俱乐部
松狮价钱

大奔奔 发表于 2009-5-22 00:47

:)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神秘的传说--雪线上的生命--滇金丝猴穿白短裤】